茅庐的拼音、解释、组词
茅庐的简介:
máo lú
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三顾茅庐。
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三顾茅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草屋。【例】三顾茅庐
1. 草屋。《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茅庐》,通常用来形容简陋的小屋或草房,常被用于描述人物生活条件朴素、环境简陋的情境。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多用来指代诸葛亮的住处——草庐,后世引申为表示谦逊或者强调居住环境不奢华。
详细解释:
- 出处与典故:《茅庐》一词源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广为人知的是记载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初见刘备的故事。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后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诸葛亮居住的草庐被描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象征意义。
- 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化中,《茅庐》往往带有隐逸、避世或寻求知遇之意。它象征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或是隐居者的栖身之所。
造句示例:
- 尽管住在茅庐之中,他却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 这个地方虽然环境僻静,但远离尘嚣,如同一个被遗忘的茅庐一般。
- 初见之时,他居住在一间小小的茅庐里,生活简单而平凡。
- 茅庐虽小,主人却满腹经纶,让人深感敬佩。
- 每每想起那段往事,我总是想起那个简陋的茅庐和那里的温暖时光。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