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的组词
六常见的组词有:六郎,六仙桌,六结,六根清浄,六佾,六十甲子,六天,六枝子,六面印,六庚日,六廐,六盘山,六誓,六玺,六州歌头,六行,六参,六根,六寝,六一,六经,六钧弓,六亲无靠,六享,六铢钱,六藏,六纛,六场通头,六箴,六教
词语 | 解释 |
---|---|
六郎 | 六郎 liù/lù láng/làng1.《旧唐书·杨再思传》:"易之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张昌宗行六﹐故云。后用为咏莲之典实。 2.宋杨继业之六子杨延昭英勇善战﹐在边防二十馀年﹐屡挫契丹兵将﹐人称杨六郎。详见《宋史》本传。 |
六仙桌 | 六仙桌 liù/lù xiān zhuō1.一种较八仙桌小﹑较四仙桌大的方桌。 |
六结 | 六结 liù/lù jié/jiē1.佛教语。以一巾编系六结﹐喻唯一之真性因妄执分别而结为六根。 |
六根清浄 | 六根清浄 liù/lù gēn qīng jìng1.佛教谓修行者的六根不染着六尘为"六根清浄"。 |
六佾 | 六佾 liù/lù yì1.周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或云﹐每列八人﹐六列共四十八人。《左传·隐公五年》:"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杜预注:"六六三十六人。"孔颖达疏:"何休说如此﹐服虔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公羊传·隐公五年》﹑《谷梁传·隐公五年》皆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说与《左传》不同。后世遂以为公爵重臣的乐舞格局。 2.夏代天子之乐舞格局。 |
六十甲子 | 六十甲子 liù/lù shí jiǎ zǐ1.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 2.指人满六十岁。 3.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
六天 | 六天 liù/lù tiān1.汉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
六枝子 | 六枝子 liù/lù zhī/qí zǐ1.亦作"六枝儿"。 2.一只手(或足)长六个指头。 |
六面印 | 六面印 liù/lù miàn yìn1.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一种私印。流行于南北朝。呈"凸"字形﹐印鼻端刻有一小印﹐其馀五面也刻有印文。因专用于书信﹐故在姓名下常附加"印信"﹑"启事"﹑"白笺"等字样。明清后﹐正方或长方印六面都刻有印文的﹐也称"六面印"。 |
六庚日 | 六庚日 liù/lù gēng rì1.干支相配的六个庚日: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 |
六廐 | 六廐 liù/lù jiù1.古制天子有马六厩。汉曰: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辂軨﹑大厩﹐马皆万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引《汉旧仪》。唐曰:左飞﹑右飞﹑左万﹑右万﹑东南内﹑西南内。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
六盘山 | 六盘山 liù pán shān1.中国西部山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
六誓 | 六誓 liù/lù shì1.《尚书》中六篇誓文的总称。 |
六玺 | 六玺 liù/lù xǐ1.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
六州歌头 | 六州歌头 liù/lù zhōu gē tóu/tou1.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唐之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词谱》卷三八谓以贺铸的"少年侠气"一首为定体。 |
六行 | 六行 liù/lù xíng/háng1.六个行列。 2.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
六参 | 六参 liù/lù cān/shēn1.谓一月朝参六次。 |
六根 | 六根 liù/lù gēn佛教指眼、耳、鼻、舌、身、意,认为这六者是罪孽的根源:~清净。 |
六寝 | 六寝 liù/lù qǐn1.古天子的宫寝有六:路寝一﹐小寝五。 |
六一 | 六一 liù/lù yī1.见"六一泥"。 2.宋欧阳修晩年的自号。详"六一居士" 3.指六一泉。 4.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简称。详"六一儿童节"。 |
六经 | 六经 liù/lù jīng也称“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经皆史。 |
六钧弓 | 六钧弓 liù/lù jūn gōng1.谓强弓。 |
六亲无靠 | 六亲无靠 liù qīn wú kào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
六享 | 六享 liù/lù xiǎng1.周宗庙的六种祭祀。 |
六铢钱 | 六铢钱 liù/lù zhū qián1.南朝陈宣帝所铸货币名。 |
六藏 | 六藏 liù/lù cáng/zàng1.六腑。《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成玄英疏:"六藏,六腑也,谓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肾﹑命门为"六藏"。 |
六纛 | 六纛 liù/lù dào1.六面军中大旗。唐节度使军中所用。 2.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
六场通头 | 六场通头 liù/lù cháng/chǎng tōng/tòng tóu/tou1.见"六场通透"。 |
六箴 | 六箴 liù/lù zhēn1.谓六项劝戒之言。具体内容所指不一。(1)丹扆六箴﹐唐李德裕所上。《新唐书.李德裕传》:"时帝昏荒,数游幸,狎比群小,听朝简忽。德裕上《丹扆六箴》……其一曰《宵衣》,讽视朝希晩也;二曰《正服》,讽服御非法也;三曰《罢献》,讽敛求怪珍也;四曰《纳诲》,讽侮弃忠言也;五曰《辨邪》,讽任群小也;六曰《防微》,讽伪游轻出也。"(2)心﹑口﹑耳﹑目﹑手﹑足六戒。唐皮日休《六箴序》:"帝身且不德,能帝天下乎?能主家国乎?因为《心》﹑《口》﹑《耳》﹑《目》﹑《手》﹑《足》箴,书之于绅。安 |
六教 | 六教 liù/lù jiào/jiāo1.六经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