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的拼音、解释、组词
六艺的简介:
liù/lù yì
①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②古代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①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②古代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
2. 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
1. 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2. 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是古代中国儒家教育系统中的六个核心科目,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或知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学派中,《六艺》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文化素养。
- 礼:主要指礼仪规范,包括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的规则。
- 乐: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涉及乐器演奏、音乐理论以及通过音乐来培养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
- 射:古代贵族子弟训练的一项军事技能,代表了武力与礼仪并重的精神。
- 御:指驾车技术及其相关的知识,是古代社会中对于马车操作的精通。
- 书:书面文字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包含了古文学习、书法练习等方面。
- 数:数学和算术方面的知识。
造句示例
- 在那个时代,每个士族家庭都会让子女从小接受《六艺》教育,以便将来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 孔子认为,《六艺》不仅是学习的内容,更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当代的教育理念中,虽然不完全以《六艺》为范本,但其强调全面发展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 某些学校开设了国学班,旨在让学生通过《礼记》《诗经》等经典学习,体验古代儒家文化中的“六艺”精神。
- 虽然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六艺》的理念依然值得借鉴,提醒我们不应忽视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分词解释
六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艺
yì
1 才能,技能,技术:工~。技~。文~。~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苑奇葩。~高人胆大。2 种植:园~。3 准则、法度、限度:“骄泰奢侈,贪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