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六礼的简介:
liù/lù lǐ
1.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2.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 4.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1.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2.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 4.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小生与姐姐,虽无六礼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2. 古代冠、婚、丧、祭、乡、相见等士礼。《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
3. 古享祭宗庙之礼,指肆献、馈食、祠、禴、尝、烝。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唐.孔颖达.正义。
4. 古代朝见之礼,指朝、宗、觐、遇、会、同。见《周礼.春官.大宗伯》。
《六礼》,是中国古代汉族婚姻制度中规定的六种礼仪,也是中国古代婚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六个步骤分别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 纳采:指男家托媒人向女方提亲,并送上礼物表示诚意。
- 问名:男方通过媒人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用于日后推算婚礼日期是否吉利。
- 纳吉:即送卜婚之礼,男方在占卜后将结果告知女方家族,双方同意则为合。
- 纳征:又称“纳币”,是指男方向女方下聘礼(通常是金钱或物品),正式订立婚约。
- 请期:男方择定婚礼日期并通报女方家,请对方确认具体婚礼时间。
- 亲迎:即新郎亲自前往新娘家中迎接新娘,两人共同回到男方家中完成婚姻仪式。
以下是使用“六礼”造的五个句子:
- 古代汉族婚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统称为《六礼》。
- 按照传统习俗,举行一场完整的婚礼需要遵循《六礼》,不可简化任何步骤。
- 在古代,《六礼》是婚姻合法化的必要程序之一,体现了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 现如今虽然简化了仪式流程,但“亲迎”这个环节在一些家族中依然保持传统意义和文化传承。
- 婚姻大事不简单,从《纳采》到《亲迎》,每一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祝福寓意。
分词解释
六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礼
lǐ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