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六诗的简介:

liù/lù shī
1.犹六义。 2.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参阅五代齐己《风骚旨格》。

  • AI解释

六诗》,也称为“六义”或“六诗之义”,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创作和分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最初出现在《周礼·春官·乐师》中,是对诗歌形式、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高度概括,是儒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诗》具体指的是:风、赋、比、兴、雅、颂。

  1. 风:指的是民间歌谣,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情风俗的反映。
  2. 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方法,直截了当表达情感或叙事。
  3. 比:即比喻手法,在诗歌中通过比较来抒发情感或者阐述道理。
  4. 兴:指以景物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引发对某主题的联想和思考。
  5. 雅:泛指正统宫廷文学作品,注重礼仪教化和道德情操。
  6. 颂:指的是歌颂天子、祖先或神明的作品,赞美其功绩。

接下来提供五个使用《六诗》概念的造句:

  1. 诗人王小明擅长运用比兴的手法创作诗歌,《风》一般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而《雅》与《颂》则更多地用于表达对国家和领导人的崇高敬意。
  2. 李明在写给家乡的情诗中,灵活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既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也借景抒情,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
  3. 《风》诗往往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时代感,《雅》和《颂》则更多地反映了古代贵族阶层的精神追求与文化风貌。
  4. 在这次诗歌鉴赏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赋、比、兴手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了它们在不同体裁作品中的运用。
  5. 为了提高写作技巧,小红阅读了大量的古诗文,她不仅掌握了“六义”的基本概念,还在自己的原创作品中尝试融合风雅颂等元素。

分词解释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