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的组词
于常见的组词有:于今,于差,于戏,于阗,于陆,于张,于是焉,于心有愧,于伶(1907-1997),于熙,于悒,于何,于兹,于铄,于右任(1879-1964),于微闾,于民润国,于飞乐,于家为国,于迈,于是乎,于心不忍,于此,于胥,于乎哀哉,于氏,于陵子仲,于咨,于乎,于儿
词语 | 解释 |
---|---|
于今 | 于今 yú jīn1.至今。 2.如今,现在。 |
于差 | 于差 yú chà/chā/chāi/cī1.选择。于,语助词。《诗.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差,南方之原。"郑玄笺:"差,择也。"朱熹集传:"差择善旦以会于南方之原。"一说同"于嗟",《韩诗》"差"作"嗟"。 |
于戏 | 于戏 yú xì/hū1.亦作"于熙"。 2.犹于乎。感叹词。 |
于阗 | 于阗 yú tián1.亦作"于窴"。 2.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
于陆 | 于陆 yú lù/liù1.古代百济国对王妃之称。 |
于张 | 于张 yú zhāng1.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于是焉 | 于是焉 yú shì yān1.犹于是乎。 |
于心有愧 | 于心有愧 yú xīn yǒu kuì从内心感到惭愧。 |
于伶(1907-1997) | 于伶(1907-1997) yú líng (1907-1997)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江苏宜兴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大学法学院。30年代初参加左翼戏剧运动。后在上海左翼剧联工作。抗战时期坚持上海“孤岛”剧运,组织上海剧艺社。后赴重庆,组织中国艺术剧社。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等。作有剧本六十余部,主要有《夜上海》、《长夜行》、《七月流火》等。 |
于熙 | 于熙 yú xī1.见"于戏"。 |
于悒 | 于悒 yú yì1.见"于邑"。 |
于何 | 于何 yú hé/hē/hè1.为何;如何。 2.什么。于,助词。 |
于兹 | 于兹 yú zī/cí1.在此。 2.于今,至今。 3.当今,今世。 |
于铄 | 于铄 yú shuò1.叹词。表赞美。 |
于右任(1879-1964) | 于右任(1879-1964) yú yòu rèn/rén (1879-1964)诗人、书法家。陕西泾阳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创办《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22年创办上海大学。1927年后历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审计院、监察院院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监察院”院长。著有《标准草书》、《右任诗存》、《右任文存》。 |
于微闾 | 于微闾 yú wēi lǘ1.神话中的山名。 |
于民润国 | 于民润国 yú mín rùn guó润:益。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 |
于飞乐 | 于飞乐 yú fēi lè/yuè1.词牌名。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2.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
于家为国 | 于家为国 yú jiā wéi guó为国家为人民。 |
于迈 | 于迈 yú mài1.犹于征。 |
于是乎 | 于是乎 yú shì hū1.连词。于是。表承接。 |
于心不忍 | 于心不忍 yú xīn bù rěn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 |
于此 | 于此 yú cǐ1.在此。 2.如此。 3.至此;至今。 |
于胥 | 于胥 yú xū1.观察。于,语助词。 |
于乎哀哉 | 于乎哀哉 yú hū āi zāi1.感叹词。表示感伤哀痛。 |
于氏 | 于氏 yú shì/zhī1.同"于是"。 2.氏,通"是"。 |
于陵子仲 | 于陵子仲 yú líng zǐ zhòng1.战国时隐逸之士。或谓即陈仲子。 |
于咨 | 于咨 yú zī1.吁嗟;叹息。 |
于乎 | 于乎 yú hū1.同"呜呼"。 2.感叹词。 |
于儿 | 于儿 yú ér/er1.传说中的神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