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高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于公高门的简介:
yú gōng gāo mén
1.西汉于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后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1.西汉于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后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 AI解释
实际上,“于公高门”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固定短语,可能是指“于公”的“高门”,其中“高门”通常用来形容显贵的家庭、贵族世家。“于公”是古代人名,在具体的历史文本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背景。为了准确解释并造句,我假设这里是指“于公”出自某个故事或者典籍中,其家庭或出身背景比较高贵。
解释
- 高门:指的是显贵的家庭、贵族世家。
- 于公:在没有具体上下文的情况下,这里的“于公”是虚构的称呼,特指某一特定人物,此人的家族被认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出身显赫。
造句
- 在于公高门的家训中,教育后代要保持谦逊和勤奋。
- 虽然于公出自高门世家,但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身份背景。
- 这次公益活动由于公高门家族赞助,展示了他们对社区的支持态度。
- 于公高门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之前,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 于公虽然出身于高门世家,但他却有着谦逊的品格和不凡的见识。
希望上述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概念。如果有其他具体背景或故事需要进一步探讨,请告知我!
分词解释
于
yú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高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
门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