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的组词
颜常见的组词有:颜巷,颜泽,颜颜,颜高,颜子生活,颜角,颜华,颜歜抱璞,颜魄,颜酡,颜筋柳骨,颜鲍,颜公粥,颜真卿(709-785),颜面扫地,颜状,颜法,颜神山,颜瓢,颜钩,颜元(1635-1704),颜乌,颜貌,颜皃,颜曾,颜精柳骨,颜乐,颜额,颜暌,颜冉
词语 | 解释 |
---|---|
颜巷 | 颜巷 yán xiàng/hàng1.《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
颜泽 | 颜泽 yán zé/shì1.颜色光泽。 |
颜颜 | 颜颜 yán yán1.虚饰貌。 2.高貌。 |
颜高 | 颜高 yán gāo1.古代勇士名。 |
颜子生活 | 颜子生活 yán zǐ shēng huó1.指蹩脚活儿。 |
颜角 | 颜角 yán jiǎo/jué1.额角。 |
颜华 | 颜华 yán huá/huà/huā1.谓容貌有光采。 |
颜歜抱璞 | 颜歜抱璞 yán chù bào pú1.战国齐人颜斶,隐居不仕。尝说齐宣王礼贤下士,宣王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斶辞去,愿得晩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颜歜即颜斶。后用以指隐逸生涯。 |
颜魄 | 颜魄 yán pò1.容颜和心魄。 |
颜酡 | 颜酡 yán tuó1.亦作"颜"。 2.醉后脸泛红晕。语出《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王逸注:"朱:赤也;酡:着也。言美女饮啖醉饱﹐则面着赤色而鲜好也。酡﹐一作。" |
颜筋柳骨 | 颜筋柳骨 yán jīn liǔ gǔ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颜鲍 | 颜鲍 yán bào1.南朝宋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借指高才之士。 |
颜公粥 | 颜公粥 yán gōng zhōu/yù1.唐颜真卿《与李太保帖》:"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祗益忧煎。"后因以"颜公粥"指贫穷者的饭食。 |
颜真卿(709-785) | 颜真卿(709-785) yán zhēn qīng (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颜鲁公”。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亦工行书。有碑刻《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及书迹《祭侄文稿》等存世。有《颜鲁公集》。 |
颜面扫地 | 颜面扫地 yán miàn sǎo dì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
颜状 | 颜状 yán zhuàng1.指脸容,脸色。 |
颜法 | 颜法 yán fǎ1.指唐颜真卿的书写技法。 |
颜神山 | 颜神山 yán shén shān1.山名。在今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山下有颜神庙,因北齐孝妇颜文妻居此而得名。 |
颜瓢 | 颜瓢 yán piáo1.《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颜瓢"为生活贫困的典故。 |
颜钩 | 颜钩 yán gōu1.唐颜杲卿,玄宗时为常山太守。天宝十四年起兵讨安禄山﹐次年为史思明所执﹐骂贼不屈﹐安禄山"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詈不絶﹐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钩"为忠烈不屈的典故。 |
颜元(1635-1704) | 颜元(1635-1704) yán yuán (1635-1704)清初思想家、教育家。号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曾主讲漳南书院。在学术上倡导注重实学,强调习行,反对死读书的学风,抨击宋明儒学的空谈心性命理。著作有《四书正误》、《四存编》等。 |
颜乌 | 颜乌 yán wū1.古代传说中的孝子。 |
颜貌 | 颜貌 yán mào1.亦作"颜皃"。 2.容仪,面貌。 |
颜皃 | 颜皃 yán mào1.见"颜貌"。 |
颜曾 | 颜曾 yán zēng/céng1.孔子弟子颜回和曾参的并称。 |
颜精柳骨 | 颜精柳骨 yán jīng liǔ gǔ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同“颜筋柳骨”。 |
颜乐 | 颜乐 yán lè/yuè1.孔子学生颜回簟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后因以"颜乐"谓安贫乐道。 |
颜额 | 颜额 yán é1.题额。 |
颜暌 | 颜暌 yán kuí1.指分离,不见面。 |
颜冉 | 颜冉 yán rǎn1.颜回﹑冉耕的并称。二人均为孔子弟子﹐皆以德行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