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的组词
颜常见的组词有:颜沦,颜书,颜状,颜汗,颜曾,颜钩,颜元(1635-1704),颜跖,颜面,颜暌,颜范,颜皃,颜坯,颜歜抱璞,颜情,颜帖,颜延之(384-456),颜原,颜采,颜氏家训,颜冉,颜形,颜筋柳骨,颜鬓,颜徐,颜仪,颜谢,颜帢,颜题,颜酡
| 词语 | 解释 |
|---|---|
| 颜沦 | 颜沦 yán lún1.颜伦。 |
| 颜书 | 颜书 yán shū1.唐颜真卿的书体。 |
| 颜状 | 颜状 yán zhuàng1.指脸容,脸色。 |
| 颜汗 | 颜汗 yán hàn/hán1.汗颜﹐羞愧。 |
| 颜曾 | 颜曾 yán zēng/céng1.孔子弟子颜回和曾参的并称。 |
| 颜钩 | 颜钩 yán gōu1.唐颜杲卿,玄宗时为常山太守。天宝十四年起兵讨安禄山﹐次年为史思明所执﹐骂贼不屈﹐安禄山"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詈不絶﹐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钩"为忠烈不屈的典故。 |
| 颜元(1635-1704) | 颜元(1635-1704) yán yuán (1635-1704)清初思想家、教育家。号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曾主讲漳南书院。在学术上倡导注重实学,强调习行,反对死读书的学风,抨击宋明儒学的空谈心性命理。著作有《四书正误》、《四存编》等。 |
| 颜跖 | 颜跖 yán zhí1.颜回和盗跖的并称。 |
| 颜面 | 颜面 yán miàn①脸部;面容:她的颜面就像一片干了的海蜇一样。②情面;体面:他碍于颜面,只好答应了来人。 |
| 颜暌 | 颜暌 yán kuí1.指分离,不见面。 |
| 颜范 | 颜范 yán fàn1.南朝宋颜延之和范泰的并称。皆官居显位。后因用"颜范"借指同朝重臣。 |
| 颜皃 | 颜皃 yán mào1.见"颜貌"。 |
| 颜坯 | 颜坯 yán pī1.见"颜坏"。 |
| 颜歜抱璞 | 颜歜抱璞 yán chù bào pú1.战国齐人颜斶,隐居不仕。尝说齐宣王礼贤下士,宣王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斶辞去,愿得晩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颜歜即颜斶。后用以指隐逸生涯。 |
| 颜情 | 颜情 yán qíng1.犹情面。 |
| 颜帖 | 颜帖 yán tiè/tiě/tiē1.指唐书法家颜真卿的法帖。 |
| 颜延之(384-456) | 颜延之(384-456) yán yán zhī (384-456)南朝宋文学家。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晋,入宋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但实际成就不如谢。有《五君咏》等名篇。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
| 颜原 | 颜原 yán yuán1.孔子弟子颜回和原宪的并称。 |
| 颜采 | 颜采 yán cǎi/cài1.容貌。 2.指面子。 |
| 颜氏家训 | 颜氏家训 yán shì/zhī jiā/gū/jie xùn北齐颜之推著。成书于公元589年。七卷二十篇。内容为宣传封建道德观念和刻苦读经、养生归心等为人处世哲学,阐述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家教的教育观点。 |
| 颜冉 | 颜冉 yán rǎn1.颜回﹑冉耕的并称。二人均为孔子弟子﹐皆以德行着称。 |
| 颜形 | 颜形 yán xíng1.容貌﹐容颜。 |
| 颜筋柳骨 | 颜筋柳骨 yán jīn liǔ gǔ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 颜鬓 | 颜鬓 yán bìn1.面容和鬓发。 |
| 颜徐 | 颜徐 yán xú1.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徐浩的并称。 |
| 颜仪 | 颜仪 yán yí1.犹面子。 |
| 颜谢 | 颜谢 yán xiè1.南朝宋诗人颜延之与谢灵运的并称。 |
| 颜帢 | 颜帢 yán qià1.古代帽子的一种。 |
| 颜题 | 颜题 yán tí1.指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
| 颜酡 | 颜酡 yán tuó1.亦作"颜"。 2.醉后脸泛红晕。语出《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王逸注:"朱:赤也;酡:着也。言美女饮啖醉饱﹐则面着赤色而鲜好也。酡﹐一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