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于时的简介:

yú shí
1.于是,在此。 2.当时,其时。 3.见"于是"。

  • AI解释

《于时》在古文中通常指的是“在当时”或“当世”的意思,用于表示某个事件、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背景。它常出现在文言文中,用来引出叙述的对象和时代背景。

详细解释:

  • :在此处的意思是“在”,指明一个位置或者时间段。
  • :意味着具体的时间段或当时的情境。

造句示例:

  1. 及至晋朝初建,《于时》国内一片升平景象,百姓安居乐业。
  2. 在《于时》,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蜀汉基业之时,他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略。
  3. 西汉时期《于时》,司马迁编写《史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
  4. 《于时》唐朝盛世,诗人李白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5. 在《于时》春秋时代,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在特定历史时期或背景中发生的事件、情况等。

分词解释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