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陵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于陵子的简介:

yú líng zǐ
1.即于陵子仲。

  • AI解释

于陵子》,并非一个确切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而是可能与古代隐士或者某位隐居人士有关。在传统文献中,经常会出现“于陵子”这样的称呼,这通常是指战国时期的陈仲子,他因为不愿受辱而离家出走,在于陵过着隐居的生活,并因此得名“于陵子”。陈仲子以高洁的品行著称,不接受与自己认为有损人格的事情相关联的利益或馈赠。但需要注意的是,“于陵子”也可以是一个泛指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保持高尚节操、选择退隐的人士。

以下是五个使用了“于陵子”的造句例子:

  1. 古代有许多如于陵子般坚守清白的文人雅士,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2.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传说中的于陵子那样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3. 他选择隐居山林,效仿古代的于陵子一般生活,远离尘世纷争。
  4. 正如于陵子所坚持的那样,真正的君子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操守。
  5.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像于陵子一样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坚守内心信念的人。

请记得,“于陵子”这个词语或概念主要用于形容那些保持高尚品德并选择隐居生活的人物,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名。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调整其含义。

分词解释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líng

1 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园。~墓。~寝。3 古同“ 凌 ”,侵犯,欺侮。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