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的拼音、解释、组词
于阗采花的简介:
yú tián cǎi/cài huā
1.古西域乐曲名。唐李白乐府有《于阗采花》,萧士赟题解引《乐录》:"《于阗采花》者,蕃胡四曲之一。"
1.古西域乐曲名。唐李白乐府有《于阗采花》,萧士赟题解引《乐录》:"《于阗采花》者,蕃胡四曲之一。"
- AI解释
《于阗采花》,这个词语并非一个常用的历史或文学术语,而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但如果我们根据其字面意义进行解读,“于阗”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区(今新疆和田),以盛产玉石闻名;“采花”则有多种解释,一指采集花朵,二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手法,暗指某种文化或艺术活动的创作过程。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其作为一种歌词内容的情况。
歌词背景
《于阗采花》这首歌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一首经典作品,由郭颂演唱。歌曲讲述了和田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即在节日或庆典时,人们会以采集花朵的方式庆祝丰收与和平,反映了当地人民淳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详细解释
虽然“于阗采花”这一词语本身没有明确的历史或文化含义,但通过歌曲背景可以理解为:它象征着人们用最质朴、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悦和赞美。歌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及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造句
- 歌手郭颂的《于阗采花》这首歌被广泛传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
- 在节庆之际,村民们按照老传统进行“于阗采花”活动,以庆祝丰收和团聚的美好时光。
- 看着舞台上演员们身着艳丽民族服装,在灯光下跳起了模仿《于阗采花》中采集花朵的舞蹈,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
- 这首歌不仅歌唱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人们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交流,就像在“于阗采花”那样。
-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于阗采花》这样的歌曲应当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
这些句子试图从不同角度来展示《于阗采花》这首歌或其背后故事的意义与价值。
分词解释
于
yú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采
cǎi,cài
1 摘取:~撷。~花。~摘。~制。2 开采:~煤。~矿。3 选取,取:~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购。~写。4 神采,神色,精神:神~。精~。5 同“ 彩 ”。6 〔~~〕盛多的样子。7 古代指官。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