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的拼音、解释、组词
于是乎的简介:
yú shì hū
1.连词。于是。表承接。
1.连词。于是。表承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表顺序承接的连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文明小史》第六○回:「少不得请教那些白时事的维新党,于是乎就有外洋留学回国考中翰林进士的那班朋友,做了手折,请他们酌夺。」也作「于是」、「于是」。
《于是乎》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常用于某些古文、戏剧或者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示一种承接关系或转折关系。它在句中通常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详细解释
- 结构分析:这个词语由“于是”和“乎”两个部分组成。“于”是介词,“是”是指示代词,“乎”是语气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 语义含义:“于是乎”常用来引出一个结果或结论,表示由于前面所述情况的发生而产生了某种结果。它有强调、总结的意味。
造句
- 小明努力学习了很长时间,于是乎他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爷爷种了很多花,于是乎春天里院子里总是香气扑鼻。
- 她每天坚持早起锻炼身体,于是乎体重逐渐减轻了不少。
- 这场大雨持续了一整天,于是乎街道上的积水越来越多。
- 他精心准备了这次演讲,于是乎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这些句子展示了“于是乎”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标准汉语中,通常可以直接用“于是”或“因此”来代替“于是乎”,更加简洁明快。
分词解释
于
yú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乎
hū
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5 古同“呼”,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