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的组词

洋常见的组词有:洋票,洋菜,洋税,洋烛,洋炉,洋碱,洋灯,洋八股,洋行,洋车,洋落,洋洋,洋琴,洋枪队,洋白菜,洋关,洋洋盈耳,洋囝囝,洋洋纚纚,洋火,洋缎,洋奴,洋然,洋泾浜,洋楼,洋姜,洋籍,洋捞,洋椿属,洋款

词语 解释
洋票 yáng piào/piāo1.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
洋菜 yáng cài1.琼脂的通称。详"琼脂"。
洋税 yáng shuì1.旧时国家征收的进口关税。
洋烛 yáng zhú1.洋蜡烛。
洋炉 yáng lú1.西式火炉。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
洋碱 yáng jiǎn1.方言。肥皂。
洋灯 yáng dēng1.指带有玻璃护罩的煤油灯。
八股 洋八股 yáng bā gǔ1.比喻以新形式出现的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
洋行 yáng háng1.旧指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后多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洋车 yáng chē/jú1.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主要用以载人。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又叫人力车。
洋落 yáng luò/là1.方言。洋财。指意外得到的财物。
洋洋 yáng yáng①盛大或众多的样子:河水洋洋|洋洋大观|洋洋万言。②得意高兴的样子:喜气洋洋|洋洋自得|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洋琴 yáng qín1.古代从异域传来的一种弹拨弦乐器。
枪队 洋枪队 yáng qiāng duì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而组成的武装。因配有洋枪洋炮,故名。1860年起在上海、宁波、天津等地先后建立洋枪队,由外国人充当各级军官,士兵主要是中国人。
白菜 洋白菜 yáng bái cài1.结球甘蓝的通称。有的地区称卷心菜或包心菜。
洋关 yáng guān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的海关。后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盈耳 洋洋盈耳 yáng yáng yíng ěr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囝囝 洋囝囝 yáng jiǎn/nān jiǎn/nān1.见"洋囡囡"。
纚纚 洋洋纚纚 yáng yáng sǎ sǎ形容盛美而有条理。
洋火 yáng huǒ1.火柴。
洋缎 yáng duàn1.一种棉织品。表面光洁,像缎子。
洋奴 yáng nú1.指崇洋媚外,甘心受外国人驱使者。
洋然 yáng rán1.犹茫然。模糊不清。 2.舒缓自在貌。
泾浜 洋泾浜 yáng jīng bāng1.旧时上海租界地名。该地华人洋人杂处,语言混杂,一些人以不纯正的英语跟英美人交谈(语法依据汉语,词语来自英语),这种英语被讥称为"洋泾浜"英语。亦泛指不规范使用的外语。
洋楼 yáng lóu1.西洋式楼房。
洋姜 yáng jiāng1.菊芋的俗称。形状似姜,不辣。可以腌﹑泡作酱菜。
洋籍 yáng jí1.外国国籍。
洋捞 yáng lāo1.方言。洋财,意外得到的财物。
椿属 洋椿属 yáng chūn shǔ/zhǔ1. 热带美洲的楝科材用大乔木的一个小属,其特征是二回羽状叶,花具有5室的子房,产生有翅的种子,提供用作装饰家具的木材。
洋款 yáng kuǎn1.外资;外债。

洋的二字词语

洋的三字词语

八股 枪队 白菜 囝囝 泾浜 椿属 学堂 取灯 大人 地黄 装书 册子 蜡烛 泡泡 石灰 胰子 铺子 毛子 泾话 子江 葱头 嗓子 娃娃

洋的四字成语

盈耳 纚纚 大观 自得 得意 为中用 相百出

其他字的组词

卮组词 氿组词 伙组词 守组词 防组词 连组词 咨组词 恤组词 俱组词 晒组词 减组词 锁组词 臢组词 魙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