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化的简介:

yáng huà/huā
1.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

  • AI解释

《洋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受到外来(主要是西方)文化、思想、生活方式等影响,进而发生转变或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变化,也涵盖了精神和制度上的变革。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下,“洋化”一词常常用来描述20世纪初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广泛运动,包括教育体系改革、政治体制转型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变化。

造句:

  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都经历了显著的洋化过程,不仅引进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还吸收了许多国际流行的文化元素。
  2. 虽然洋化带来了许多进步,但也引发了一些传统文化流失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3. 在洋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时尚生活,如选择西式餐饮、穿牛仔裤等生活方式成为了普遍现象。
  4. 教育领域的洋化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国民整体的科学素养和社会竞争力。
  5. 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国政府和学者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更深入的国家与世界的交流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洋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这些例子展示了《洋化》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范围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意义。

分词解释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