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文的简介:
yáng wén
1.外国的语言文字。
1.外国的语言文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俗称外国语文。《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怀里取出小白纸的名片,上面尽是洋文。毓生一字也不认得,红了脸不好问。」
《洋文》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并不频繁,它通常指的是外来的、非本国的文字或语言。这个术语可能更多的是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特定语境下,比如旧时中国对西文(尤其是拉丁字母)的称呼,有时也泛指外语。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人们对于外来文字感到好奇或陌生,便使用了“洋文”这个词汇来区别于本国的传统文字。这种用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外来事物的好奇和接受过程。
- 含义扩展:除了指具体的外文语言(如英文、法文等),《洋文》有时也被用来泛指所有不属于本民族或国家的文字系统。
造句:
- 在那个开放的时代,许多留学生开始学习洋文,为日后走向世界舞台铺平了道路。
- 那本书介绍了如何自学洋文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 老一辈的人常常怀念那些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年代,对洋文总是抱着谨慎的态度。
- 小明从小就立志学好洋文,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翻译官。
- 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关于洋文的历史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以上就是对于《洋文》这个词的具体解释以及五个相关造句。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洋文”一词已较少使用,更多情况下直接用“外语”、“英文”等词语来代替。
分词解释
洋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