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毛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毛子的简介:

yáng máo zǐ
1.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

  • AI解释

洋毛子”是一个具有地域性、口语化且带有较强时代特征的词汇,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广东一带较为常见。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指代一些来自西方或外国人,尤其是一些穿着打扮、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被认为与当地人差异较大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洋毛子”一词在语言表达上比较随意,并不具有学术性,且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个人主观评价成分,在正式场合中使用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太礼貌或者不够尊重他人的一种表达方式。此外,由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联想和刻板印象,建议在交流时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这样的词汇。

下面提供五个以“洋毛子”为对象的造句示例:

  1. 小李总喜欢模仿洋毛子的样子,在家里跳拉丁舞。
  2. 那家餐厅里来了几位洋毛子,他们穿着一身休闲装,看起来很时尚。
  3. 他家小孙子最近痴迷于看关于洋毛子的卡通片,学到了很多新词汇。
  4. 在那个时期,洋毛子们在本地的工厂里工作,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 跟随潮流的小芳每天都关注着各种洋毛子的生活方式,并尝试模仿。

使用这些句子时请注意背景和场合,确保语言得体。

分词解释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