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组词

麻常见的组词有:麻菽,麻蓝,麻冕,麻条,麻饮鸡皮,麻姑掷米,麻辞,麻搥,麻将牌,麻沸汤,麻普,麻将,麻槌,麻积,麻制,麻杆,麻絇,麻花,麻沸散,麻亮,麻婆豆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黄,麻脂,麻秆,麻木,麻餈,麻醉剂,麻带,麻事

词语 解释
麻菽 má shū1.亦作"麻尗"。 2.麻与豆。
麻蓝 má lán1.即麻蕡。详该条。
麻冕 má miǎn1.亦作"麻絻"。 2.麻布帽。古时一种礼服。
麻条 má tiáo/tiāo1.条状的麻皮。
饮鸡皮 麻饮鸡皮 má yǐn/yìn jī pí1.北宋开封夏日冷食名。
姑掷米 麻姑掷米 má gū zhì mǐ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麻辞 má cí1.亦作"麻词"。 2.委任宰相的诏书。
麻搥 má chuí1.即麻槌。
将牌 麻将牌 má jiāng/jiàng pái娱乐用具。用竹、骨等制成,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分万、索、筒三门,每门自一至九,各四张;另加中、发、白、东、南、西、北各四张,共一百三十六张。后增加花牌和百搭。四人同玩,每人十三张,以先合成四组另一对牌者为胜。旧时多用来赌博。
沸汤 麻沸汤 má fèi tāng/shāng1.将沸的热水。
麻普 má pǔ1.契丹语。县丞。
麻将 má jiāng/jiàng1.见"麻将牌"。
麻槌 má chuí1.用麻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旧时作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湿。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
麻积 má jī1.堆积如麻。
麻制 má zhì1.唐宋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麻杆 má gān/gǎn1.亦作"麻秆"。 2.麻的茎。
麻絇 má qú1.以麻线做成的可以穿系鞋带的鞋饰。
麻花 má huā1.大麻所开的花。又叫麻勃。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 2.一种食品。用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以油炸成。 3.方言。形容衣服因穿久了磨损成将破未破的样子。
沸散 麻沸散 má fèi sàn/sǎn1.三国魏华佗施行外科手术时所创用的麻醉药。
麻亮 má liàng1.犹麻麻亮。
婆豆腐 麻婆豆腐 má pó dòu fǔ1.用调味品烹调成的又麻又辣的豆腐羹。相传为麻婆所创,故称。
雀虽小,五脏俱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麻黄 má huáng1.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 2.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麻脂 má zhī1.用麻类植物种子榨的油。古代用于火攻。
麻秆 má gǎn1.见"麻杆"。
麻木 má mù①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脚在冰冷的水里,不多时便麻木了。②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他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了。
麻餈 má cí1.即麻团。
醉剂 麻醉剂 má zuì jì1.能引起麻醉现象的药物。也叫麻药或蒙药。现代医学用于全身麻醉的有乙醚﹑氯仿等;用于局部麻醉的有可卡因﹑普鲁卡因等。吗啡﹑鸦片等,亦可用作麻醉剂。中国古代很早就在医疗中运用麻醉剂,如三国时华佗即曾用麻沸散以施行手术。亦喻指起麻痹人身心作用的不好的作品与思想。
麻带 má dài1.麻制的腰带。古丧礼服饰。
麻事 má shì1.指刈麻﹑沤麻﹑缉麻诸事。

麻的二字词语

麻的三字词语

将牌 沸汤 沸散 醉剂 衣仙 舒舒 札刀 雀牌 撒撒 线道 叶皮 风病 绳菜 姑爪 衣相 葛糕 沙本 蝇拂 叶子 经儿 核桃 黄素 姑剌 醉品

麻的四字成语

饮鸡皮 姑掷米 婆豆腐 风病人 姑献寿 糊糊 衣道人 痺不仁 痹不仁 衣相法

其他字的组词

已组词 悔组词 裆组词 解组词 敲组词 釁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