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鬼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鬼子的简介:
yáng guǐ zi
1.旧时对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憎称。
1.旧时对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憎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日称外国人。带有憎恶的意思。【例】清末中国饱受列强压迫,许多百姓非常憎恶洋鬼子。
1. 俗称外国人。含有憎恶的意思。《孽海花》第二回:「怎么奇渥温、木华黎、秃秃等名目,我懂也不懂。听他说得联联翩翩,好像洋鬼子话一般。」
词语“洋鬼子”是旧时中国的一种贬称,通常用来形容西方人或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外国人。这个词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性,属于非正式用语,并且具有较强的负面情感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应避免,因为这种称呼容易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敏感。
解释
- 历史背景:在晚清及民国时期,由于中国长期对外闭关锁国,对于西方人和西方文化认识有限,“洋鬼子”这个词因此产生。它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无知、恐惧或轻蔑。
- 情感色彩: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表达了一种排斥或歧视的态度。
造句
- 在晚清时期,许多中国百姓将外国人称为“洋鬼子”,这反映了他们对外来文化的不了解和不信任。
-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上海,“洋鬼子”们穿着西服革履,在十里洋场上尽情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
- 小说中的主人公对那些自称为“洋鬼子”的西方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他们与传统中国文化格格不入。
- 在老电影中,农民们经常称呼外国人为“洋鬼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外国人的普遍态度。
- 历史学家指出,“洋鬼子”一词是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应在当代语境下使用。
请注意,在正式的书面或口语交流中,使用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语言是非常不恰当的。应该尽可能采用更中立和尊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分词解释
洋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鬼
guǐ
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魂。~魅。~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2 阴险,不光明:~话。~黠。~胎。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烟~。~子。吝啬~。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精灵。6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机灵~。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