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商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商的简介:
yáng shāng
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 AI解释
《洋商》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外国商人或与外国人进行商业活动的商贩。在历史背景中,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史时期,“洋商”一词常被用于描述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商人。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列强对中国市场的逐渐渗透,出现了一批与外国企业或个人有业务往来的人,他们通常会涉及从茶叶、丝绸到矿产资源等商品的交易。
- 社会意义:洋商的到来不仅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还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在晚清至民国期间,他们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力量。
五个造句:
- 清末民初时期,许多地方出现了专门为洋商服务的华人行号,它们负责处理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事务。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本土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洋商合作经营业务,这在当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通过研究洋商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资料,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真实面貌。
- 尽管受到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对,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意识到与洋商建立合作关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 虽然历史上的洋商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少争议,但他们确实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分词解释
洋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商
shāng
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5 中国朝代名:~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