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组词

县常见的组词有:县学生,县吏,县正堂,县佰,县垂,县针篆,县长,县度,县父母,县丞,县军,县令,县网,县伯,县门,县舆,县役,县君,县断,县旍,县兴,县师,县士,县联,县大夫,县旌,县梁,县帅,县衡,县鹑

词语 解释
学生 县学生 xiàn/xuán xué shēng1.即生员。俗称秀才。
县吏 xiàn/xuán lì1.县之吏役。
正堂 县正堂 xiàn/xuán zhèng táng1.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
县佰 xiàn/xuán bǎi1.恶霸。
县垂 xiàn/xuán chuí1.指钟磬等悬挂乐器。
针篆 县针篆 xiàn/xuán zhēn zhuàn1.小篆的一种体式。相传为汉曹喜所创。
县长 xiàn/xuán cháng/zhǎng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县度 xiàn/xuán dù/duó1.汉时西域山名。其山溪谷不通,以绳索悬缒而过,故名。
父母 县父母 xiàn/xuán fù/fǔ mǔ1.旧时对知县之尊称。喻其如民之父母。
县丞 xiàn/xuán chéng1.官名。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县军 xiàn/xuán jūn1.深入敌方缺乏后援之孤军。
县令 xiàn/xuán líng/lǐng/lìng1.高名令闻。
县网 xiàn/xuán wǎng1.悬网。比喻法令刑律。
县伯 xiàn/xuán bó/bǎi/bà1.爵名。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历代因之。南朝陈始加开国二字,称为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元有县子﹑县男﹑无县伯。明废。
县门 xiàn/xuán mén1.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
县舆 xiàn/xuán yú1.谓辞官致仕。
县役 xiàn/xuán yì1.旧时县衙差役。
县君 xiàn/xuán jūn1.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2.命妇的通称。
县断 xiàn/xuán duàn1.凭空臆断。
县旍 xiàn/xuán jīng1.见"县旌"。
县兴 xiàn/xuán xīng/xìng1.谓奏钟磬之类的乐器。
县师 xiàn/xuán shī1.县军。
县士 xiàn/xuán shì1.周代官名。主县之狱讼。又名野司寇。
县联 xiàn/xuán lián1.指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处。《淮南子.本经训》:"夏屋宫驾,县联房植。"高诱注:"县联,联受雀头着桷者,一曰辟带也。"按,雀头指屋檐;桷是方的椽子。一说,"县联"为"绵联"之误。
大夫 县大夫 xiàn/xuán dà/dài/tài fū/fú1.县令的别称。
县旌 xiàn/xuán jīng1.亦作"县旍"。 2.悬挂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 3.悬挂旌旗。喻标榜。 4.指进军。
县梁 xiàn/xuán liáng1.悬梁。指苦学。
县帅 xiàn/xuán shuài1.县令﹑县长,主一县之政者。
县衡 xiàn/xuán héng1.天平。 2.势均力敌;抗衡。 3.公布法度。
县鹑 xiàn/xuán chún1.鹑鸟尾秃,似衣衫褴褛。因以"县鹑"形容衣服破烂。

县的二字词语

县的三字词语

学生 正堂 针篆 父母 大夫 知事 公主 太爷 太君

县的四字成语

其他字的组词

勹组词 之组词 冬组词 囚组词 别组词 吭组词 征组词 掩组词 绿组词 箕组词 影组词 齃组词 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