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组词
县常见的组词有:县尉,县佐,县正,县网,县马,县解,县王,县象,县志,县内,县旌,县署,县符,县师,县宰,县久,县尊,县命,县亭,县隔,县熢,县鼓,县知事,县军,县大夫,县磬,县藜,县子,县试,县度
词语 | 解释 |
---|---|
县尉 | 县尉 xiàn/xuán wèi/yù1.官名。秦汉县令﹑县长下置尉,掌一县治安。历代因之。元于县尉外,兼置典史。明废尉,留典史,掌尉事,后因称典史为"县尉"。 |
县佐 | 县佐 xiàn/xuán zuǒ1.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
县正 | 县正 xiàn/xuán zhèng1.官名。周时为地官之属,位次遂大夫。遂有五县,县正掌一县政令征比。 2.官名。隋炀帝时,将县尉改为县正。 |
县网 | 县网 xiàn/xuán wǎng1.悬网。比喻法令刑律。 |
县马 | 县马 xiàn/xuán mǎ1.旧俗宗室之女封县主者,其夫称县马。 |
县解 | 县解 xiàn/xuán jiě/jiè/xiè1.天然的解脱。谓于生死忧乐无所动心。 2.高超深入的理解。 |
县王 | 县王 xiàn/xuán wáng1.三国魏以县封诸王,其郡为国。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晋始定为爵名,后改正县王,增邑三千户,制度如郡侯。见《晋书.职官志》。南北朝间或置之。 |
县象 | 县象 xiàn/xuán xiàng1.天象。 |
县志 | 县志 xiàn/xuán zhì1.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
县内 | 县内 xiàn/xuán nèi/nà1.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夏称县内,殷周曰畿。 |
县旌 | 县旌 xiàn/xuán jīng1.亦作"县旍"。 2.悬挂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 3.悬挂旌旗。喻标榜。 4.指进军。 |
县署 | 县署 xiàn/xuán shǔ1.县级行政单位执行公务的处所。 |
县符 | 县符 xiàn/xuán fú1.指县衙发出的文书。多为拘捕传讯等事。 |
县师 | 县师 xiàn/xuán shī1.县军。 |
县宰 | 县宰 xiàn/xuán zǎi1.县令。 |
县久 | 县久 xiàn/xuán jiǔ1.历时久长。 |
县尊 | 县尊 xiàn/xuán zūn1.旧时对县官的尊称。 |
县命 | 县命 xiàn/xuán mìng1.谓性命所悬系。 |
县亭 | 县亭 xiàn/xuán tíng1.泛称一般地方行政机关。亭为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关。 |
县隔 | 县隔 xiàn/xuán gé1.远隔。 2.悬殊,相差极远。 |
县熢 | 县熢 xiàn/xuán péng/fēng1.举烽火。 |
县鼓 | 县鼓 xiàn/xuán gǔ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2.比喻海涛轰鸣。 |
县知事 | 县知事 xiàn/xuán zhī/zhì shì1.官名。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为一县的行政长官。后改称县长。 |
县军 | 县军 xiàn/xuán jūn1.深入敌方缺乏后援之孤军。 |
县大夫 | 县大夫 xiàn/xuán dà/dài/tài fū/fú1.县令的别称。 |
县磬 | 县磬 xiàn/xuán qìng1.见"县罄"。 |
县藜 | 县藜 xiàn/xuán lí1.美玉名。 |
县子 | 县子 xiàn/xuán zǐ1.爵名。 |
县试 | 县试 xiàn/xuán shì1.清代由县官主持的考试。取得出身的童生,由本县廪生保结后才能报名赴考。约考五场,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有参加上一级府试资格。 |
县度 | 县度 xiàn/xuán dù/duó1.汉时西域山名。其山溪谷不通,以绳索悬缒而过,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