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佐的拼音、解释、组词

县佐的简介:

xiàn/xuán zuǒ
1.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 AI解释

《县佐》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是指协助知县或县令处理行政事务的地方官员。在古代中国,地方治理结构复杂,其中知县或者县令负责一县的主要行政管理,而县佐则是他们直接的下属和助手,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文书处理、司法辅助、治安维护等。

详细解释

  1. 官职背景:《县佐》是古代中国地方政府中的一种重要官员职位。在科举制度下产生,这些官员通常通过选拔或推荐的方式出任。
  2. 主要职能
  3. 协助知县或县令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4. 负责文书的起草与管理;
  5. 参与司法案件的审理和记录工作;
  6. 组织并监督地方治安和民事纠纷;
  7. 地位特点:虽然《县佐》不是最高级别的官员,但在县级政府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地方行政效率和社会稳定。

造句

  1. 在那个年代,《县佐》的工作虽然不如知县那样显赫,但对当地百姓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2. 为了提高治理效果,政府决定增设《县佐》,帮助知县更好地处理日常政务。
  3. 由于《县佐》的勤勉努力,这个地区逐渐走出了治安混乱的局面。
  4. 在古代官场上,《县佐》是连接最高领导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
  5. 知县对《县佐》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通过他们能够将政策更好地传达给基层。

分词解释

xiàn,xuán

1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