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的组词
序常见的组词有:序数,序端,序定,序食,序累,序数词,序言,序文,序战,序稿,序常,序歌,序録,序官,序志,序齿,序曲,序迁,序绩,序列,序词,序秩,序论,序次,序第,序跋,序衔,序说,序客,序引
词语 | 解释 |
---|---|
序数 | 序数 xù shù/shǔ/shuò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在集合论中,也有推广意义的序数概念。 |
序端 | 序端 xù duān1.堂的东墙或西墙的南端近阶处。 |
序定 | 序定 xù dìng1.谓依名分确立。 |
序食 | 序食 xù shí1.按顺序进食。 |
序累 | 序累 xù léi/lěi/lèi1.谓分别高下排列。累,犹序。 |
序数词 | 序数词 xù shù/shǔ/shuò cí1. 回答“在什么序次上”这一问题的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 |
序言 | 序言 xù yán1.序文。详"序()"。 |
序文 | 序文 xù wén1.文体名。详"序()"。 |
序战 | 序战 xù zhàn1.战争或战役开始的第一仗。参见"初战"。 |
序稿 | 序稿 xù gǎo1.起稿,拟稿。 |
序常 | 序常 xù cháng1.指官吏按常例升迁。 |
序歌 | 序歌 xù gē1.列于诗歌集或组诗前的诗篇。常用以叙述事情之缘起,交代写作意图和暗示主题等。 |
序録 | 序録 xù lù1.书目的编次和说明。说明部分包括著作的源流﹑要旨等,略相当于图书提要。序,亦写作"叙"。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一卷为"序录"。 2.记叙;记录。 |
序官 | 序官 xù guān1.《周礼》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及《考工记》等六篇将六官所统率的官属的职掌和人数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经学家谓之"序官"。 |
序志 | 序志 xù zhì1.叙述志趣。 |
序齿 | 序齿 xù chǐ1.按年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 |
序曲 | 序曲 xù qū/qǔ歌剧、舞剧、话剧等大型戏剧作品开幕前的序奏音乐。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把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标题性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由于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序曲一般形式较为自由、精悍。 |
序迁 | 序迁 xù qiān1.按等级次第升迁。 |
序绩 | 序绩 xù jì1.排比其功绩。 |
序列 | 序列 xù liè1.谓依次论述。 2.谓按某种标准排列。 3.犹档次。 |
序词 | 序词 xù cí1. 演说、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 |
序秩 | 序秩 xù zhì1.旧指按品级尊卑为序书列官职姓名。明黄佐《翰林记》有《序秩》篇。 |
序论 | 序论 xù lùn/lún1.序和论。即史传文的引言和结尾的评论。 2.谓依次论列。 3.序言;序文。 |
序次 | 序次 xù cì1.谓依规律运行。 2.指按照次序。 3.编次。 4.依次论述。 5.泛指排列的次序。 6.时序;季节。 |
序第 | 序第 xù dì1.犹次序。谓官秩品第。 |
序跋 | 序跋 xù bá文体名。序与跋的合称。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这类文章,古代多列于书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等。后来一般置于书前,称为“序”,而将置于书后的称为“跋”,也称“后序”。“序”、“跋”体例大致相同,合称“序跋文”。 |
序衔 | 序衔 xù xián1.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
序说 | 序说 xù shuō/shuì/yuè1.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称为"序说"。如宋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二书之前都有《序说》,辑录有关孔孟身世﹑言行及前人评论孔孟的材料。 |
序客 | 序客 xù kè1.鸿胪官之别称。职掌礼宾之事。 |
序引 | 序引 xù yǐn1.序和引。二者皆为文体名。"引"大致如序而稍简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