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组词
摩常见的组词有:摩尼珠,摩尔多瓦,摩娑石,摩耶,摩顶至踵,摩呵,摩侯罗,摩尼教,摩厓,摩诃,摩尔,摩激,摩天楼,摩画,摩拟,摩罗,摩伽罗,摩诃池,摩诃至那,摩捋,摩肩接毂,摩顶放踵,摩戛,摩敦,摩近,摩乾轧坤,摩西,摩托车运动,摩托,摩纳哥
词语 | 解释 |
---|---|
摩尼珠 | 摩尼珠 mó/mā ní zhū1.宝珠。 |
摩尔多瓦 | 摩尔多瓦 mó/mā ěr duō wǎ/wà东欧内陆国。面积3.37万平方千米。人口435.4万(1993年)。首都基希讷乌。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葡萄等果树种植和食品工业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摩娑石 | 摩娑石 mó/mā suō shí/dàn1.亦称"摩挲石"。 2.宝石名。 |
摩耶 | 摩耶 mó/mā yé/yē1.释迦牟尼之母。名摩诃摩耶(Mah?m?y?)﹐相传为天臂城释迦族善觉长者之女﹐迦毘罗卫国净饭王之王后。生悉达多太子(即后来的释迦牟尼)﹐逾七日而殁。 |
摩顶至踵 | 摩顶至踵 mó dǐng zhì zhǒng犹摩顶放踵。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
摩呵 | 摩呵 mó/mā hē/kē1.见"摩诃"。 |
摩侯罗 | 摩侯罗 mó/mā hóu/hòu luó1.见"摩睺罗"。 |
摩尼教 | 摩尼教 mó ní jiào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 |
摩厓 | 摩厓 mó/mā yá1.见"摩崖"。 |
摩诃 | 摩诃 mó/mā hē1.亦作"摩呵"。梵语mah?的译音。有大﹑多﹑胜三义。 2.池名。 |
摩尔 | 摩尔 mó ěr1.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
摩激 | 摩激 mó/mā jī1.磨擦振荡。 2.犹激发。 |
摩天楼 | 摩天楼 mó/mā tiān lóu1.泛称高层建筑。 |
摩画 | 摩画 mó/mā huà1.擘画﹐安排。 |
摩拟 | 摩拟 mó/mā nǐ1.比拟研究。 2.模仿。 |
摩罗 | 摩罗 mó/mā luó1.百合的别名。 2.鳄鱼。 3.梵语M?ra的译音。即魔。意为扰乱﹐障碍。佛经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后泛指一切障道之法。 |
摩伽罗 | 摩伽罗 mó/mā qié/jiā/gā luó1.见"摩竭"。 |
摩诃池 | 摩诃池 mó/mā hē chí1.池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南十二里。相传隋蜀王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有一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胡僧谓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其池广大有龙﹐因名"摩诃池"。一说﹐为隋萧摩诃所置﹐故名。唐杜甫有《晩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 |
摩诃至那 | 摩诃至那 mó/mā hē zhì nà/nǎ/nèi/nā1.古代印度人对我国的尊称。摩诃﹐犹言大。 |
摩捋 | 摩捋 mó/mā luō/lǚ1.顺手抚摩。 |
摩肩接毂 | 摩肩接毂 mó jiān jiē gǔ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
摩顶放踵 | 摩顶放踵 mó dǐng fàng zhǒng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
摩戛 | 摩戛 mó/mā jiá1.犹摩擦。 |
摩敦 | 摩敦 mó/mā dūn/duì1.鲜卑语"母亲"的译音。 |
摩近 | 摩近 mó/mā jìn1.接近。 |
摩乾轧坤 | 摩乾轧坤 mó qián yà kūn乾、坤:天、地;轧:压。指顶天立地。 |
摩西 | 摩西 mó/mā xī雕塑。意大利米开朗基罗作于1515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陵墓中的雕像。坐在椅子上的先知摩西,双眼怒目而视,双臂青筋暴露,威严雄伟,表现出疾恶如仇的神态。 |
摩托车运动 | 摩托车运动 mó/mā tuō chē/jú yùn dòng军事体育项目之一。以摩托车为器具的一种竞技运动。分两轮和三轮两种车型,每种车型按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分若干等级。按竞赛形式可分为越野赛、多日赛、公路赛、场地赛和旅行赛等项目。以行驶速度或驾驶技巧评定名次。 |
摩托 | 摩托 mó/mā tuō1.亦译作"摩头"。英语motor的译音。内燃机。 2.摩托车的省称。 |
摩纳哥 | 摩纳哥 mó/mā nà gē西欧国家。在地中海沿岸。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近3万(1992年)。首都摩纳哥。背山面海,气候宜人,为欧洲旅游胜地。工商业和旅游业为经济主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