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组词
汉常见的组词有:汉军,汉僧,汉话,汉皇,汉皓,汉绪,汉文,汉缺,汉钟离,汉貂,汉统,汉调,汉印,汉光武帝(前6-后57),汉本房,汉堡包,汉节,汉沂,汉家,汉园集,汉署之香,汉高祖,汉堡,汉堡大学,汉火,汉皋,汉赋,汉白玉,汉麻,汉酺
词语 | 解释 |
---|---|
汉军 | 汉军 hàn jūn1.汉王刘邦的军队。 2.汉朝的军队。 3.元代汉人编成的军队。 4.清旗籍的一种。凡汉人于明季降清者﹐依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 |
汉僧 | 汉僧 hàn sēng1.指男僧。 |
汉话 | 汉话 hàn huà1.汉语。 |
汉皇 | 汉皇 hàn huáng1.汉朝皇帝。 2.借指唐朝皇帝。 |
汉皓 | 汉皓 hàn hào1.指汉初商山四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计,迎此四人,使辅太子。 |
汉绪 | 汉绪 hàn xù1.汉代的业绩。 |
汉文 | 汉文 hàn wén①汉语:~翻译丨译成~。②汉字:学写~。 |
汉缺 | 汉缺 hàn quē1.清时由汉人专任的官位。 |
汉钟离 | 汉钟离 hàn zhōng lí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姓钟离,名权。相传受铁拐李点化,上山修行,成仙而去。一说为五代后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又有人说他曾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故误称为汉钟离。 |
汉貂 | 汉貂 hàn diāo1.即汉珥貂。 |
汉统 | 汉统 hàn tǒng1.汉朝的国祚﹑道统。 |
汉调 | 汉调 hàn tiáo/diào汉剧的旧称。 |
汉印 | 汉印 hàn yìn指汉至魏晋时期流行的印章。多为铜制,印文系铸成或凿刻而成,字体用缪篆,大都方正平直,布局谨严,风格浑厚。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 |
汉光武帝(前6-后57) | 汉光武帝(前6-后57) hàn guāng wǔ dì (qián 6-hòu 57)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王莽统治时,与兄刘縯起兵,加入绿林军。公元23年取得昆阳大捷。25年称帝。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提倡节俭,整顿吏治,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光武中兴”。 |
汉本房 | 汉本房 hàn běn fáng1.官署名。清置,属内阁,掌管翻译满语为汉语事宜。 |
汉堡包 | 汉堡包 hàn bǎo/bǔ/pù bāo夹牛肉、乳酪等的圆面包。[英hamburger] |
汉节 | 汉节 hàn jié1.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2.指持节的使者。 |
汉沂 | 汉沂 hàn yí1.银河边。 |
汉家 | 汉家 hàn jiā/gū/jie1.汉室,汉朝。 2.汉族。 |
汉园集 | 汉园集 hàn yuán jí诗集。1936年出版。收何其芳诗作十七首,李广田诗作十七首,卞之琳诗作三十四首。何诗多吟咏爱情和自然,格调宁静而柔美;李诗多表现生活中的静态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朴实淳厚;卞诗或展现旧北京城的生活情景,或抒写人生的孤寂,风格凝练含蓄。 |
汉署之香 | 汉署之香 hàn shǔ zhī xiāng1.指鸡舌香。汉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气味芬芳,故名。 |
汉高祖 | 汉高祖 hàn gāo zǔ(前256或前247-前195)即“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后,他起兵响应,称沛公。前206年率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被项羽封为汉王。不久与项羽进行将近五年的楚汉战争。前202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在位期间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将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迁到关中以加强控制;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并以秦律为依据,制定《汉律》九章。 |
汉堡 | 汉堡 hàn bǎo/bǔ/pù德国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人口161.78万(1983年)。自由港,有300多条航线与世界1100多个港口联系,年吞吐量6000万吨以上。铁路和空运枢纽。制造业、金融业、对外贸易和文化教育中心。市内有桥梁2000多座,隧道和地铁构成地下交通网。 |
汉堡大学 | 汉堡大学 hàn bǎo/bǔ/pù dà/dài/tài xué德国的大学。1386年创建于汉堡。设有新教徒教义、法律、经济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文化史、东方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心理学、电子计算机科学、体育等分科。 |
汉火 | 汉火 hàn huǒ1.汉代边防报警的烽火。亦借指其他朝代时的边防烽火。 |
汉皋 | 汉皋 hàn gāo/yáo1.亦作"汉皐"。亦作"汉皋"。 2.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北。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二女解佩相赠。 3.汉口的别称。 |
汉赋 | 汉赋 hàn fù1.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从《楚辞》发展而来﹐并吸取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和纵横家的铺张手法。有小赋和大赋两种。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宫观园苑之盛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绮靡富丽﹐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 |
汉白玉 | 汉白玉 hàn bái yù一种白色的大理石,可以做建筑和雕刻的材料。 |
汉麻 | 汉麻 hàn má1.大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 |
汉酺 | 汉酺 hàn pú1.皇上赏赐给臣下的干肉,事始于汉,故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