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节的简介:
hàn jié
1.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2.指持节的使者。
1.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2.指持节的使者。
- AI解释
《汉节》是指汉朝时期的使臣持有的代表国家权威和使命的信物或凭证,通常是用丝带缠绕的竹简制作而成。这些节杖不仅是一种正式的身份象征,更是承载了皇命和使命的重要物品,在历史上,它往往被赋予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详细解释:
- 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派遣使者出使各国时都会授予他们汉节作为身份证明。
- 形制与用途:汉节通常为木杆上缠绕多层丝带,顶端装饰有象征吉祥的鸟头或动物形状,其具体样式和图案往往根据使命的重要程度以及外交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它不仅体现了持有者的身份地位,同时也是执行任务、传达旨意不可侵犯之权利的象征。
- 意义:汉节承载着使者肩负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国家对外交往中的礼仪规范。
造句:
- 这位外交官手握汉节,代表着祖国的尊严和友谊出访远方国度。
- 汉节作为古代使臣身份的重要象征,在历史故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 听说古代使者出行时都会携带汉节以示天子之命不可侵犯。
- 在这部历史剧中,主角凭借手中的汉节成功化解了一场外交危机。
- 为了更好地展现汉代的文化魅力,展览特意展出了一件复刻的汉节。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汉节”这一概念及其在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汉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