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堡的简介:

hàn bǎo/bǔ/pù
德国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人口161.78万(1983年)。自由港,有300多条航线与世界1100多个港口联系,年吞吐量6000万吨以上。铁路和空运枢纽。制造业、金融业、对外贸易和文化教育中心。市内有桥梁2000多座,隧道和地铁构成地下交通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的城市(Hamburg)。有设备优良的海港,商业繁盛,贸易 以咖啡、棉花、酒类为大宗,炼油、造船、汽车工业均很发达,是德国第一大港。【例】汉堡是世界第三大贸易港。

2. 一种在圆形面包内夹碎牛肉饼的三明治。也有夹鸡肉、猪肉饼。§英hamburger【例】这家咖啡店以自制的鸡肉汉堡闻名。

1. 城市名。(Hamburg)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的下游。有设备优良的海港,商业繁盛,贸易以咖啡、棉花、酒类为大宗,炼油、造船、汽车工业均很发达,是德国第一大港。

2. 一种在圆形面包内夹碎牛肉饼的三明治。为英语hamburger的音译。今则常以鸡肉、猪肉饼为之。

汉堡》的详细解释

在日常语境中,“汉堡”一般指一种以牛肉饼为主料,配以生菜、番茄等蔬菜,夹于两片圆形面包之间制作而成的快餐食品。这种名字来源于德国城市汉堡(Hamburg),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地方都有出售,并且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变种。

详细解释:

  1. 来源汉堡源自德国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汉堡(Hamburg)。19世纪,移民将这一美食带到美国和世界各地。
  2. 主要组成: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牛肉饼、生菜叶、番茄片、洋葱条等蔬菜,以及酱料(如芥末酱、千岛酱)夹在两片烤过的圆形面包中间制成。其中,牛肉饼的质量、大小及口味因品牌和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
  3. 文化影响汉堡已成为全球快餐文化的一部分,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造句

  1. 我今天午餐吃了一个汉堡,外酥里嫩的牛肉饼配上新鲜蔬菜,味道真是美极了。
  2. 每次出门远行时,我总是会带上几个汉堡,既方便又美味。
  3. 在这家快餐店,他们不仅有传统的汉堡,还有各种创意新口味,比如鸡肉汉堡、植物肉汉堡等。
  4. 我们邀请了几位朋友来家里做客,我决定为他们准备几份自制的汉堡作为晚餐。
  5. 虽然工作繁忙,但他还是抽时间给自己买了一个汉堡当作午餐。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汉堡”这一食物的基本信息,还描绘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bǎo,bǔ,pù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垒。城~。桥头~。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以自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