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臣的简介:

hàn chén
1.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 AI解释

《汉臣》一词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它指的是在汉朝时期服务于朝廷、为汉政权效命的官员或人员。这个词强调的是这些人在政治和行政上的身份角色。

词语解析

  • 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汉”通常指汉朝,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与东汉(公元25年—220年)。在这一时期,朝廷需要大量的官员来治理庞大的帝国。
  • 身份特征:这些“汉臣”不仅是指那些直接服务于皇帝的高级官僚,还可能包括地方行政管理中的官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各种形式为国家效力,如起草文书、参与决策、执行政策等。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爱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汉臣”这一称谓也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

造句

  1. 汉代名臣张良曾因策划谋反而受到重用,后成为开国元勋。
  2. 在东汉时期,许多文人学者因为才华横溢成为了著名的“汉臣”。
  3. 这些汉臣不仅注重个人修养和学识积累,还要时刻准备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4. 诸葛亮、董卓等历史人物因其在汉朝政坛上的显著地位,被后世称作“汉臣”。
  5.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角色如曹操、刘备等,在历史上都是著名的“汉臣”。

以上造句展示了“汉臣”这一词汇在具体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和其所承载的意义。

分词解释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