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武帝的简介:
hàn wǔ dì
(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帝号。指汉代第六位皇帝刘彻。参见「刘彻」条。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即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统治时期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他强化了中央集权,并扩大了帝国的疆域,还推动了一系列的文化和学术政策。
详细解释
- 政治治理:汉武帝通过实行察举制来选拔官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军事扩张:他在北方击败匈奴,设立河西四郡,将版图扩展至现在的蒙古、新疆等地;在南方则南征百越,设九郡。
- 经济政策:他推行盐铁官营和货币垄断制度,增加了国库收入。
- 文化与学术:推崇儒家学说,设立太学,鼓励学术研究。同时加强了对佛教等其他宗教的限制。
造句
-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代之一。
- 在汉武帝的统治下,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 河西四郡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重要边疆防御要地。
- 儒家学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 通过实施察举制和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巩固了统治基础。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汉武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展示了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贡献。
分词解释
汉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武
wǔ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帝
dì
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玉皇大~。2 君主:~王。皇~。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