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威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官威仪的简介:
hàn guān wēi yí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汉代官吏的礼仪制度,泛指正统的礼仪制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1. 本汉代官吏的礼仪制度,泛指正统的礼仪制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汉官威仪》,这四个字通常用于形容中国古代汉族官员的风范和仪态。它不仅仅指的是外在的服饰、举止,更包含了内在的精神风貌、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
详细解释:
- 汉官:指古代中国汉朝时期的官员。
- 威仪:原意是指人的仪表、行为规范等,具体表现为恭敬严肃的态度和庄重的行为方式。在《礼记·曲礼上》中提到:“君子威仪,动而敬,言而不苟。”
综合来看,《汉官威仪》一词强调的是古代汉族官员应当具备的高尚品德与严谨作风,在处理政务、人际交往时都应体现出庄重与规范。
造句:
- 自从推行《汉官威仪》,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更注重礼仪和举止,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
- 在这次的文化展览中,展出了一件复原的汉代官员服装,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汉官威仪的魅力。
-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现代公务员仍应该秉承《汉官威仪》的精神,做到廉洁奉公、言行一致。
- 他从《汉官威仪》中汲取灵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讲究仪表和行为规范,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
- 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类似《汉官威仪》的准则,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分词解释
汉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官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威
wēi
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仪
yí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