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碑额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碑额的简介:

hàn bēi é
1.指汉碑题额之字。多为篆书。

  • AI解释

汉碑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指的是在汉代石刻中,特别是石碑上的标题部分。这些碑文主要记录了当时的法令、墓志铭、纪功碑等内容,是研究汉代历史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详细解释

  1. 内容与形式汉碑额一般位于整块碑石的顶端或显著位置,多用篆书书写,以庄重典雅的形式呈现。其内容主要是石碑主题概括,如“某墓记”、“某功颂”等。
  2. 历史价值:研究《汉碑额》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各种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还能看到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尤其是篆书的艺术特色。
  3. 学术意义:《汉碑额》对于考古学、历史学以及古文字学等学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些碑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造句

  1. 学者们常常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发现,《汉碑额》是了解当时书写习惯和思想观念的重要线索。
  2. 在博物馆展览中,看到那些《汉碑额》,我不禁为古人高超的书法技艺所折服。
  3. 这些《汉碑额》不仅是石刻艺术的一部分,也是汉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
  4.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法律体系,《汉碑额》中的相关条文是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5. 随着对《汉碑额》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

分词解释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

é

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头。~角(jiǎo )。2 牌匾:门~。匾~。3 规定数量:~数。~外。定~。余~。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