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的组词

乌常见的组词有:乌焦巴弓,乌膏,乌丝阑,乌署,乌笙,乌嗥,乌弋,乌鬓,乌爱,乌衣国,乌乌,乌集之众,乌帻,乌文木,乌合之众,乌弓,乌拉尔山脉,乌油油,乌巷,乌黑,乌罐,乌烟,乌托邦,乌涅白糟,乌韭,乌榜,乌芋,乌啄,乌咽,乌克兰

词语 解释
焦巴弓 乌焦巴弓 wū jiāo bā gōng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乌膏 wū gāo/gào1.古时妇女涂唇的化妆品。
丝阑 乌丝阑 wū sī lán1.见"乌丝栏"。
乌署 wū shǔ1.古代御史台的别称。
乌笙 wū shēng1.黑色的竹席。
乌嗥 wū háo1.见"乌嘷"。
乌弋 wū yì1.汉时西域国名。后泛指西方极远的国度。
乌鬓 wū bìn1.鬓发乌黑,指年少。
乌爱 wū ài1.《尚书大传》卷二:"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后谓爱其人而推爱及其有关的人或物为"乌爱"。
衣国 乌衣国 wū yī/yì guó1.神话中的燕子之国。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乌衣巷》:"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暌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宋戴复古《燕》诗:"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村。"金庞铸《田器之燕子图》诗:"乌衣之国定何许,一双燕子能飞来。"后因以之为男女结合之地的典实。
乌乌 wū wū1.形容身体中穴位受针后气至之象。 2.歌呼声。
集之众 乌集之众 wū jí zhī zhòng犹言乌合之众。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帻 wū zé1.古代一种黑色头巾。
文木 乌文木 wū wén mù1.即乌木。
合之众 乌合之众 wū hé zhī zhòng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弓 wū gōng1.即乌号弓。
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 wū lā/lá ěr shān mài/mò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其东麓为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南北延伸达2000千米,宽40~150千米。一般海拔500~1200米,最高点海拔1895米。西坡较缓,东坡较陡。矿藏丰富。辟有多处自然保护区。
油油 乌油油 wū yóu yóu1.形容黑而润泽。
乌巷 wū xiàng/hàng1."乌衣巷"的省称。
乌黑 wū hēi1.深黑。
乌罐 wū guàn1.黑釉瓦罐。
乌烟 wū yān亦作“乌煙”。1.鸦片的别称。2.黑烟。参见“乌煙瘴气”。
托邦 乌托邦 wū tuō bāng英国莫尔著。欧洲第一部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写于1516年。“乌托邦”的原意为“乌有之乡”。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在这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人人都从事劳动。后“乌托邦”也成为“空想”的同义语。
涅白糟 乌涅白糟 wū niè bái zāo1.形容十分杂乱。
乌韭 wū jiǔ1.一种苔藓类植物,多生于潮湿的地方。又名昔邪﹑垣衣等。
乌榜 wū bǎng/bàng1.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乌芋 wū yù1.荸荠的别名。
乌啄 wū zhuó1.即轭。牛马等运物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乌咽 wū yān/yàn/yè1.呜咽。形容凄切的水声。
克兰 乌克兰 wū kè lán东欧国家。南临黑海和亚速海。面积60.37万平方千米。人口5130万(1995年)。首都基辅。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发达。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产量居世界前列。小麦、玉米、甜菜为主要农产品。

乌的二字词语

乌的三字词语

丝阑 衣国 文木 油油 托邦 克兰 鲗墨 皮几 漉秃 纳裘 程酒 啼引 蛮髻 腊草 眼鸡 纱巾 溜溜 田纸 纱髻 台客 布帐 拉圭 蜑户 贼契 梢蛇 白菜 爨弄 龙茶 朕花 头晕 盐角 鞘岭

乌的四字成语

焦巴弓 集之众 合之众 涅白糟 衣之游 帽红裙 衣门第

其他字的组词

叩组词 设组词 穷组词 河组词 桃组词 接组词 痒组词 聋组词 零组词 影组词 墩组词 㼈组词 籢组词 聾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