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的组词

乌常见的组词有:乌帽红裙,乌鹊歌,乌纱帢,乌哺,乌阑,乌署,乌卢班,乌蒙,乌夜啼,乌纱巾,乌咽,乌丝行,乌踆,乌爨,乌纱,乌呼,乌贪,乌衣门第,乌昧草,乌榜,乌糟,乌鹊桥,乌白头,马生角,乌台旧案,乌面鹄形,乌号,乌头网,乌臼,乌克兰人,乌台客

词语 解释
帽红裙 乌帽红裙 wū mào hóng qún泛指男女。
鹊歌 乌鹊歌 wū què gē1.古歌名。
纱帢 乌纱帢 wū shā qià1.即乌巾。
乌哺 wū bǔ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因以喻人子奉养父母: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
乌阑 wū lán1.即乌丝栏。
乌署 wū shǔ1.古代御史台的别称。
卢班 乌卢班 wū lú bān1.方言。谓不明白。
乌蒙 wū mēng/méng/měng1.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 2.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
夜啼 乌夜啼 wū yè tí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 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 3.唐教坊曲名,南唐后主李煜用为词牌名。宋人欧阳修﹑赵令畤等多用之。见《词谱》卷六。 4.曲牌名。属南吕宫,南北曲均有,北曲较多用,字数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字数与有的词牌如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段相同,作为引子。
纱巾 乌纱巾 wū shā jīn1.即乌纱帽。又称唐巾。
乌咽 wū yān/yàn/yè1.呜咽。形容凄切的水声。
丝行 乌丝行 wū sī xíng/háng1.即乌丝栏。
乌踆 wū qūn1.即踆乌,古代传说日中的三足乌。借指太阳。
乌爨 wū cuàn1.古代云南少数民族名。即乌蛮。参见"乌爨弄"。
乌纱 wū shā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2.泛指官帽。 3.借指官位。 4.黑纱织物。参见"乌纱髻"。
乌呼 wū hū1.见"乌乎"。
乌贪 wū tān1.汉代西域乌贪訾离国的省称。
衣门第 乌衣门第 wū yī mén dì指世家望族。
昧草 乌昧草 wū mèi cǎo1.野燕麦的别名。
乌榜 wū bǎng/bàng1.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乌糟 wū zāo1.龌龊;肮脏。
鹊桥 乌鹊桥 wū què qiáo1.即鹊桥。神话传说,旧历七月初七之夜,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牛郎﹑织女相会。唐李郢《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后以喻指男女相会或相会处。
白头,马生角 乌白头,马生角 wū bái tóu,mǎ shēng jiǎo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台旧案 乌台旧案 wū tái/tāi jiù àn1.宋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辗转贬谪,赋诗托讽,被人弹劾,下御史台问罪。时称为"乌台诗案"。事见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后因以"乌台旧案"为言官谏臣受迫害的典故。
面鹄形 乌面鹄形 wū miàn hú xíng脸黑如乌,身瘦如鹄。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
乌号 wū hào/háo1.《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桡下,劲能复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说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于也;号,呼也。于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 2.表示对死者哀悼。 3.称人死亡的敬辞。
头网 乌头网 wū tóu/tou wǎng1.指渔人用以捕鱼之鸬鹚。
乌臼 wū jiù1.亦作"乌桕"。落叶树。实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蜡烛等。 2.鸟名。唐张祜逸句:"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
克兰人 乌克兰人 wū kè lán rén乌克兰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以及欧、美等地。约4515万人(1985年)。讲乌克兰语。部分信俄罗斯正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
台客 乌台客 wū tái/tāi kè1.指在御史台供职者。

乌的二字词语

乌的三字词语

鹊歌 纱帢 卢班 夜啼 纱巾 丝行 昧草 鹊桥 头网 台客 文木 龙茶 霉霉 蛮髻 蜑户 角巾 角带 压压 塌菜 龙尾 干达 田纸 鸦嘴 皮几 白菜 克兰 鲗墨

乌的四字成语

帽红裙 衣门第 台旧案 面鹄形 克兰人 焦巴弓 衣门巷 台使君 漆墨黑 兰巴托 头马角 集之交 白马角

其他字的组词

卩组词 玉组词 存组词 诉组词 变组词 刽组词 庞组词 凑组词 累组词 艘组词 藤组词 疆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