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焉成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焉成马的简介:

wū yān chéng mǎ
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乌、焉、马三字形体相似,抄写时,易致讹误。乌焉成马形容文字因辗转抄写,易生讹误。如: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1. 乌、焉、马三字形体相似,抄写时,易致讹误。「乌焉成马」形容文字因辗转抄写,易生讹误。如:「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乌焉成马》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对“乌踆成马”或“乌焉成乌”的误记或者误解。实际上,正确的成语应该是“乌鸦变马”,但这并非一个广泛认可和使用的成语。不过,“乌焉成马”可以被解释为夸张地、不准确地改变事物的原貌。

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主观臆断、凭空猜测或误传信息导致事实严重失真,类似于现代汉语中“以讹传讹”的意思。

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因误解或误听而将一个词或事物错误理解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词或事物。

接下来提供5个造句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的意思:

  1. 听了他的话后,小明觉得老师让全班同学都去图书馆借书,这简直是乌焉成马的荒谬说法。
  2. 由于转述者的误解,“他支持环保”变成了“他认为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真是乌焉成马
  3. 妈妈在电话里跟妹妹说爸爸要出差半个月,结果被曲解为“爸爸要出远门一整年”,这下子全家都乌焉成马地担心起来。
  4. 他在会议上提出建议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却被误解成完全取消所有预算,真是典型的乌焉成马
  5. 小李说这次比赛的冠军是小张,而实际上应该是小王,这种乌焉成马的说法在比赛结果公布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请注意,“乌焉成马”并不是一个标准成语,上述解释和造句仅基于对“乌焉成马”的理解进行创作。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