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先生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有先生的简介:

wū yǒu xiān shēng
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所假设的人物。乌有,无有,即本无其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宋˙辛弃疾˙卜算子˙夜雨醉瓜庐词:谁伴扬雄作解嘲,乌有先生也。

1. 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所假设的人物。乌有,无有,即本无其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宋.辛弃疾〈卜算子.夜雨醉瓜庐〉词:「谁伴扬雄作解嘲,乌有先生也。」

乌有先生》这一名称并非一个具体的典籍或文章,而是一个常见的文学或哲学中用来指代虚构人物或者抽象概念的名称。其中,“乌有”二字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或哲学思想,意为“不存在”,即所描述的事物是虚幻不实的,并无实际存在。在一些作品或论述中,作者会构建一个名为《乌有先生》的角色来阐述某些观点、进行寓言式的探讨或者提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造句

  1. 在一篇哲学论文的开头部分,作者虚构了一位名叫《乌有先生》的人物,以此来展开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
  2. 著名作家笔下的《乌有先生》在一场科幻小说中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深思。
  3. 乌有先生》这一角色在现代文学作品里经常被用来探讨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关系。
  4. 学者们用《乌有先生》的形象来比喻那些为了理论而理论,脱离实际生活的人文学者。
  5. 在一出名为《乌有先生游记》的话剧中,《乌有先生》穿越到了未来的城市,体验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冲突。

以上句子中的“《乌有先生》”是作为虚构人物或概念的名称使用,通过不同的语境和情节设定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或故事内容。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