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合之众的简介:

wū hé zhī zhòng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AI解释

《乌合之众》一词源于拉丁语“multitudo harenae”,原意是临时聚集在竞技场观看角斗士比赛的观众。后来这个词引申为比喻不团结、不持久、缺乏组织和领导的一群人,通常指的是由于某种共同的目的或者偶然的机会聚集在一起的人群。

详细解释

  • 定义:乌合之众是指没有明确目标或共同理念的一群人,通常是因为某种暂时性的共同目的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这类人群往往缺乏凝聚力、组织性和持久性。
  • 特点
  • 缺乏长期目标和规划。
  • 没有稳定的领导或指挥结构。
  • 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情绪、谣言等。
  • 行为往往是短暂且冲动的。

造句

  1. 那群人在广场上只是乌合之众,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抗议活动。
  2. 看到网上那个乌合之众的讨论,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3. 这次的学生罢课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表现,缺乏实际的支持和计划。
  4. 他们的支持者其实只是乌合之众,很容易被操纵。
  5. 足球比赛中的球迷闹事群体通常被称为乌合之众。

这些例子说明了“乌合之众”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强调了其临时性、无组织性和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hé,gě

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2 聚集:~力。~办。~股。~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5 总共,全:~家欢乐。6 计,折算:~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òng

1 许多:与“寡”相对:~人。~多。~矢之的。芸芸~生。2 许多人:大~。群~。民~。~口铄金。~目睽睽。~叛亲离。~擎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