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贼的简介:

wū zéi
又称“墨鱼”。软体动物,头足纲。贝壳已退化成内壳,能贮存空气,使身体沉浮和平衡。有10条腕足,上有很多吸盘。体内有墨囊,遇敌即放出墨汁而逃。肉味鲜美,为中国四大海产之一。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外形可分为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大眼一对,并有十腕列生于口的边缘,上有吸盘,其中两条捕食用的触腕特别长。身体呈扁平椭圆形,背上有浓淡不均的黑斑。体内有石灰质内壳及墨囊各一,遇危险时能喷出墨汁作掩护借以逃逸。并可藉背端的三角鳍或位于头部的漏斗状水管所产生的喷力,急速移动。喜食贝类、甲壳类和鱼类。【例】受到攻击的乌贼喷出墨汁后,便逃脱无踪。 △墨鱼、花枝 ◎

2. 比喻排放黑烟的车辆。【例】掩鼻的路人纷纷斥责疾驶而过的乌贼公车。

1.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类。外形可分为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大眼一对,并有十腕列生于口的边缘,上有吸盘,其中两条捕食用的触腕特别长。身体椭圆形而扁平,背上有浓淡不均的黑斑,体内有石灰质内壳,及墨囊各一,能喷出墨汁御敌。可藉背端的三角鳍或位于头部的漏斗状水管所产生的喷力,急速移动。喜食贝类、甲壳类和鱼类。

乌贼》词解

乌贼(学名:Sepia)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它们是海中的重要掠食者之一,以其独特的体型和快速运动能力而闻名。

  1. 形态特征
  2. 身体细长且柔软,表面覆盖着坚硬的骨板。
  3. 通常有八条腕和两条更长的触手,用于捕猎和防御。
  4. 乌贼的背部呈深色,腹部为白色或浅色,有助于它们在水下进行伪装。

  5. 生活习性

  6. 多数种类夜间活动,白天藏身于海底或洞穴中。
  7. 它们以鱼类、虾类等海洋生物为食。
  8. 乌贼具有快速变化体色的能力,用于沟通和躲避捕食者。
  9. 可以发射墨汁来迷惑敌人,逃脱危险。

  10. 文化价值

  11. 在一些文化中,乌贼被视为美食,尤其是其新鲜的肉质。
  12. 它们也常被用于科学研究,如神经生物学研究等。
  13. 乌贼的一些行为和生理特性激发了科学界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兴趣。

造句

  1. 乌贼在深海中迅速游动,用八条腕捕捉猎物。
  2. 渔民撒网时,不小心捕获了一只巨大的乌贼,它的墨汁溅满了整个船舱。
  3. 乌贼的触手灵活多变,能轻松缠住比它体型更大的鱼类。
  4. 科学家们对乌贼的快速体色变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在人工领域复制这一特性。
  5. 夜晚,海滩边的人们可以看到海面突然出现一团团深色的东西,那就是潜伏在水面下的乌贼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乌贼的各种特性和其在自然界的活动场景。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zéi

1 偷东西的人,盗匪:~人。盗~。~赃。~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民~。工~。~寇。蟊~。3 害,伤害:戕~。“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4 邪的,不正派的:~心不死。5 狡猾:~溜溜。6 副词,很:~冷。~亮。~横(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