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孙的简介:

wū sūn
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兼作国名。初期游牧于祁连、敦煌一带。后西迁今伊犁河、天山之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乌孙王与汉结盟。后属西域都护。南北朝时南迁葱岭。其后渐与邻族融合。明清时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名。汉时建于西域,其位置相当于今新疆境内温宿县以北,伊宁市以南之地。

乌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主要活动于今中国新疆伊犁河谷一带以及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乌孙族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体现在其与西汉王朝的密切关系上,尤其是通过和亲政策加强了交流。

以下是关于“乌孙”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乌孙国是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之间活跃在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他们最初属于月氏人的一支,后来因为月氏人的迁移而迁徙到了伊犁河谷。
  • 社会结构:作为游牧民族,乌孙的社会组织形式以部落为单位,具有较为松散的联盟性质,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
  • 文化特色乌孙族的文化深受草原游牧文化的熏陶,擅长马术和射箭等传统技艺。他们的生活方式随季节变换而迁移,夏季在高处放牧,冬季则会迁移到低地避寒。

造句

  1. “自汉代以来,乌孙就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节点,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据《史记》记载,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乌孙国就已经与中原王朝有了初步的联系。”
  3. 乌孙族的生活方式深受草原环境影响,他们以马匹为主力进行农业生产及物资运输。”
  4. “面对强大的匈奴,乌孙采取了联姻策略,最终在汉朝的帮助下逐步壮大自身实力。”
  5. 乌孙文化的特色在于其融合了中原与西域元素,在服饰、饮食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乌孙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特性。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sūn,xùn

1 儿子的儿子:~子。~女。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