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组词

李常见的组词有:李渔(1610-1680),李冰,李公朴(1902-1946),李绅(772-846),李诗谢赋,李宝嘉(1867-1906),李老,李小龙(1940-1973),李郭,李春,李十二,李立三(1899-1967),李小双(1973- ),李衡奴,李闯,李唐,李颀(690~751),李何王李,李斯(?-前208),李舜臣(1545-1598),李广未封,李秀成(1823-1864),李法,李桃,李师师,李白桃红,李自成起义,李开芳(约1826-1855),李玲蔚(1964- ),李陵台

词语 解释
渔(1610-1680) 李渔(1610-1680) lǐ yú (1610-1680)清初戏曲家。字笠鸿、笠翁、谪凡,浙江兰溪人。曾为幕宾。后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著有《闲情偶寄》,论述戏曲、饮食、园艺等。传奇有《奈何天》、《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
李冰 lǐ bīng1. 中国战国时水利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公朴(1902-1946) 李公朴(1902-1946) lǐ gōng pǔ(1902-1946)爱国民主人士。江苏武进人。1924年入沪江大学读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6年11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在昆明被暗杀。
绅(772-846) 李绅(772-846) lǐ shēn (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元和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因事遭贬谪。后拜相,又出为淮南节度使。为新乐府运动参加者。《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诗谢赋 李诗谢赋 lǐ shī xiè fù1.唐李百药工诗,谢偃善赋,故称。
宝嘉(1867-1906) 李宝嘉(1867-1906) lǐ bǎo jiā (1867-1906)清末文学家。字伯元,江苏武进人。擅诗词、书画、篆刻。曾在上海创办《指南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等报刊。政治上倾向于改良派。所作小说着重揭露清廷官吏昏庸腐败和贪污纳贿,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等。
李老 lǐ lǎo1.指老子。
小龙(1940-1973) 李小龙(1940-1973) lǐ xiǎo lóng (1940-1973)电影演员。广东南海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毕业。六岁起即在香港参加拍摄粤语片。后拜师学习武艺,曾任好莱坞武术指导。1971年回港拍片,擅长功夫片,代表作有《唐山大兄》、《精武门》等。
李郭 lǐ guō1.东汉李膺与郭泰的并称。按,郭泰,《后汉书》作者范晔避父讳鴽
李春 lǐ chūn隋代建桥工匠。曾于开皇、大业年间(595-605)创建著名的赵州桥(即“安济桥”)。
十二 李十二 lǐ shí èr1.唐诗人李白的别称。唐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唐贾至有《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诗。
立三(1899-1967) 李立三(1899-1967) lǐ lì sān (1899-196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醴陵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同刘少奇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部长。1930年作为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内和红军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同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年底赴苏联学习。194
小双(1973- ) 李小双(1973- ) lǐ xiǎo shuāng (1973- )体操运动员。湖北仙桃市人。1989年入国家队。技术全面,尤擅自由体操。1990年获第十一届亚运会自由体操冠军。1992年获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自由体操金牌、团体银牌和吊环铜牌。1995、1996年分别获第二十八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全能冠军,并获第二十六届奥运会自由体操银牌。
衡奴 李衡奴 lǐ héng nú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李闯 lǐ chuǎng1.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李唐 lǐ táng1.指唐朝。唐皇室姓李,故称。 2.南宋画家(1049-1130)。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宋徽宗时为画院画师。南渡后流亡临安(今浙江杭州),重入画院任待诏。擅画山水,晚年变前人之法,创大斧劈皴,开水墨山水画新风。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亦工人物、牲畜。有《清溪渔隐图》等存世。
颀(690~751) 李颀(690~751) lǐ qí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古从军行》、《送陈章甫》等。有《李颀集》。
何王 李何王李 lǐ hé/hē/hè wáng lǐ1.明诗人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的并称。
斯(?-前208) 李斯(?-前208) lǐ sī (?-qián 208)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
舜臣(1545-1598) 李舜臣(1545-1598) lǐ shùn chén (1545-1598)朝鲜李朝爱国将领。在壬辰卫国战争中,创制新式战船--龟船,指挥水军多次打败日本侵略军。1598年与中国明朝水军配合,在露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使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但他自己也在此战中殉国。
广未封 李广未封 lǐ guǎng wèi fēng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秀成(1823-1864) 李秀成(1823-1864) lǐ xiù chéng (1823-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藤县人。1851年参加太平军。参与破江北、江南大营,封后军主将。后又与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1859年封为忠王,攻克苏州、常州,并进军上海。1862年回援天京(今南京)。城陷后被俘,写有供词数万言(即《李秀成自述》)。后被杀害。
李法 lǐ fǎ1.上古关于征伐刑戮之事的书。李,通"理"。 2.泛指法律。
李桃 lǐ táo1.樱桃的俗名。
师师 李师师 lǐ shī shī1.宋代汴京名妓。相传其幼年曾为尼,俗称佛弟子为师,故名。名士周邦彦多与来往。宋徽宗曾微服屡访其居,后入宫封为瀛国夫人,靖康后流落南方。
白桃红 李白桃红 lǐ bái táo hóng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 lǐ zì chéng qǐ yì明末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革命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但李自成余部仍继续长期坚持抗清斗争。
开芳(约1826-1855) 李开芳(约1826-1855) lǐ kāi fāng (yuē/yāo 1826-1855)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武缘(今武鸣)人。金田起义后,历任太平天国将军、指挥、地官正丞相。1853年与林凤祥等率军北伐,因功封定胡侯。不久攻克天津附近的静海。后在山东突围时被俘遇害。
玲蔚(1964- ) 李玲蔚(1964- ) lǐ líng wèi/yù (1964-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健将。浙江丽水人。女。1980年入国家队。1983年和1989年两次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1985年与韩爱萍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冠军。1984-1987年,连续四次获世界杯羽毛球赛女子单打冠军,两次与韩爱萍获女子双打冠军。在世界羽毛球史上曾创一人包揽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全英锦标赛、世界系列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桂冠的纪录。
陵台 李陵台 lǐ líng tái/tāi1.指汉李陵的墓。

李的二字词语

李的三字词语

十二 衡奴 师师 陵台 天下 铁拐 八百 膺杯 郭仙 膺舟 夫人 书楼 天王 益疾 香君 轻车 可及

李的四字成语

诗谢赋 何王 广未封 白桃红 广不侯 代桃殭 逵负荆 广难封 下瓜田 闻血案 杜韩柳 膺门馆

其他字的组词

已组词 乞组词 ⼲组词 ⼷组词 卆组词 肀组词 扖组词 冰组词 张组词 封组词 柏组词 茫组词 翎组词 糟组词 霞组词 㬯组词 䲉组词 鱔组词 䲓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