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组词

李常见的组词有:李谢,李富春(1900-1975),李尔王,李舜臣(1545-1598),李维汉(1896-1984),李贽(1527-1602),李会,李逵负荆,李林甫(?-752),李家庄的变迁,李程,李陵台,李家,李颀(690~751),李十郎,李郭同舟,李鸦儿,李香君,李膺舟,李膺仙,李嵩,李叟,李诗谢赋,李何王李,李公佐,李代桃殭,李健吾(1906-1982),李四光(1889-1971),李将军列传,李国文(1930- )

词语 解释
李谢 lǐ xiè1.唐李白与南朝齐谢朓的并称。
富春(1900-1975) 李富春(1900-1975) lǐ fù chūn (1900-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人。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北伐战争。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代理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建国后,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
尔王 李尔王 lǐ ěr wáng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606年。不列颠国王李尔惑于长女、次女的甜言蜜语,皆封以领地,而正直的三女儿却被剥夺继承权。长女、次女得到领地后将李尔赶出国。李尔悲愤癫狂。三女儿救出父王,发兵讨伐姐姐,失败后被俘遇害,李尔得知悲痛而死。
舜臣(1545-1598) 李舜臣(1545-1598) lǐ shùn chén (1545-1598)朝鲜李朝爱国将领。在壬辰卫国战争中,创制新式战船--龟船,指挥水军多次打败日本侵略军。1598年与中国明朝水军配合,在露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使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但他自己也在此战中殉国。
维汉(1896-1984) 李维汉(1896-1984) lǐ wéi hàn (1896-198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18年与毛泽东等组织新民学会。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回国,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在八七会议上担任会议主席。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长期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和民族问题的研究。著有
贽(1527-1602) 李贽(1527-1602) lǐ zhì (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对汤显祖、冯梦龙、袁宏道等有重要影响。有《焚书》、《藏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李会 lǐ huì/kuài1.古代风俗,妇女于立夏日取李汁和酒饮之,称为"李会"。
逵负荆 李逵负荆 lǐ kuí fù jīng全名《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剧本。元代康进之作。坏人冒充梁山头领宋江强抢王林之女,李逵信以为真,大闹忠义堂。后弄清真相,李逵向宋江负荆请罪,并下山捉拿坏人。
林甫(?-752) 李林甫(?-752) lǐ lín fǔ (?-752)唐代大臣。公元735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封晋国公,权势甚盛。为人奸诈,对人表面友好,暗中加以陷害,被称为“口蜜腹剑”。在位期间,勾结宦官、嫔妃,不许谏官批评朝政,只求取媚于玄宗,政事日趋腐败。
家庄的变迁 李家庄的变迁 lǐ jiā/gū/jie zhuāng de biàn qiān长篇小说。赵树理作。1946年发表。农民张铁锁不堪忍受地主李如珍的压迫到太原当了工人。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他参加了“牺盟会”。七七事变后,张铁锁组织李家庄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同汉奸李如珍坚决斗争。作品情节紧张曲折,富于传奇性。
李程 lǐ chéng1.汉名将李广﹑程不识的并称。
陵台 李陵台 lǐ líng tái/tāi1.指汉李陵的墓。
李家 lǐ jiā/gū/jie1.特指唐皇室。
颀(690~751) 李颀(690~751) lǐ qí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古从军行》、《送陈章甫》等。有《李颀集》。
十郎 李十郎 lǐ shí láng/làng1.清戏曲家李渔的别称。
郭同舟 李郭同舟 lǐ guō tóng zhōu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鸦儿 李鸦儿 lǐ yā ér/er1.五代后唐李克用的别号。
香君 李香君 lǐ xiāng jūn1.明末金陵歌妓。清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中的人物。
膺舟 李膺舟 lǐ yīng zhōu1.比喻为知己者所重,同舟共乐。
膺仙 李膺仙 lǐ yīng xiān1.喻指名流。
李嵩 lǐ sōng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后被画院待诏李从训收作养子,从其学画。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善画人物、佛道像,尤精界画。有《货郎图》、《西湖图》等存世。
李叟 lǐ sǒu1.指老子李耳。
诗谢赋 李诗谢赋 lǐ shī xiè fù1.唐李百药工诗,谢偃善赋,故称。
何王 李何王李 lǐ hé/hē/hè wáng lǐ1.明诗人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的并称。
公佐 李公佐 lǐ gōng zuǒ唐代小说家。字颛蒙,陇西(今属甘肃)人。历任江淮、江西从事。所作传奇小说,以《南柯太守传》最有名,另有《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等。
代桃殭 李代桃殭 lǐ dài táo jiāng1.见"李代桃僵"。
健吾(1906-1982) 李健吾(1906-1982) lǐ jiàn wú/yù (1906-1982)戏剧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山西安邑(今运城)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和上海实验戏剧学校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剧本《青春》,译有《高尔基戏剧集》、《契诃夫独幕剧集》、《莫里哀戏剧集》、《托尔斯泰戏剧集》,福楼拜长篇小说《包法里夫人》等,有论著《司汤达研究》等。
四光(1889-1971) 李四光(1889-1971) lǐ sì guāng (1889-1971)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后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等。创建地质力学,研究蜓科化石,建立构造体系概念。著有《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 lǐ jiāng/jiàng jūn liè chuán/zhuàn传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国文(1930- ) 李国文(1930- ) lǐ guó wén (1930- )作家。江苏盐城人。曾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创作员、全国铁路文工团编剧、中国作协理事。著有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等。

李的二字词语

李的三字词语

尔王 陵台 十郎 鸦儿 香君 膺舟 膺仙 公佐 天王 师师 天下 衡奴 膺客 轻车 佛子 十二 益疾 伯元 恂被 飞将 铁拐 郭舟

李的四字成语

逵负荆 郭同舟 诗谢赋 何王 代桃殭 广不侯 太白集 代桃僵 下瓜田 廷珪墨 广难封 下无蹊 膺门馆

其他字的组词

䶹组词 功组词 讨组词 讫组词 沛组词 胆组词 泵组词 梦组词 虚组词 冕组词 粤组词 逾组词 衙组词 鹏组词 蟆组词 鞠组词 鸔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