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组词

李常见的组词有:李仪祉(1882-1938),李善兰(1811-1882),李公佐,李郭仙舟,李纲(1083-1140),李煜(937-978),李邕(678-747),李斯(?-前208),李太白集,李陵台,李下瓜田,李托塔,李逵负荆,李德才(1903-1982),李师师,李尔王,李家庄的变迁,李代桃殭,李立三(1899-1967),李飞将,李之仪(生卒年不详),李家,李金发(1900.11.21~1976.12.25),李玉(约1591-约1671),李土鼓,李靖(571-649),李诫(?-1110),李赤,李益(748~827),李商隐(812~858)

词语 解释
仪祉(1882-1938) 李仪祉(1882-1938) lǐ yí zhǐ (1882-1938)水利学家。原名协,字宜之,后改名仪祉,陕西蒲城人。留学德国。历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首任会长,后又任历届会长,直至去世。对黄、淮、海流域的治理多有创见。对黄河主张上、中、下游综合治理。著有《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水功学》等。
善兰(1811-1882) 李善兰(1811-1882) lǐ shàn lán (1811-1882)清代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北京同文馆首任算学总教习。在数学方面,得出有关级数求和的多种恒等式;创造尖锥求积术,用以探究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最早把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引进中国。主要著作汇刻成《则古昔斋算学》二十四卷。此外,和西人共译自然科学著作多种,其中《谈天》正确介绍了哥白尼学说。
公佐 李公佐 lǐ gōng zuǒ唐代小说家。字颛蒙,陇西(今属甘肃)人。历任江淮、江西从事。所作传奇小说,以《南柯太守传》最有名,另有《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等。
郭仙舟 李郭仙舟 lǐ guō xiān zhōu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纲(1083-1140) 李纲(1083-1140) lǐ gāng (1083-1140)宋代大臣。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进士出身。初为兵部侍郎。1126年初,金兵南下包围东京(今河南开封),他反对迁都,力主抵抗,领导东京军民坚守月余,迫使金军撤退。不久以“专主战议”被排挤出东京。次年高宗即位,起用他为宰相。主张严惩投降金国的张邦昌,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以宗泽为开封留守。但不久又被排斥。后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未被采纳。
煜(937-978) 李煜(937-978) lǐ yù (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公元961年至975年在位,其间生活奢华,不理国事。宋兵破金陵,出降称臣,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工书画,精音律,尤擅词。词风疏朗,在题材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仅写“艳情”的藩篱。后人将其词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邕(678-747) 李邕(678-747) lǐ yōng (678-747)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工文,长于碑颂。善行书,笔力沉雄。有碑刻《麓山寺碑》等存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斯(?-前208) 李斯(?-前208) lǐ sī (?-qián 208)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
太白集 李太白集 lǐ tài bái jí别集名。唐代李白著。三十卷。北宋宋敏求编。南宋杨齐贤为李白诗作注,元代萧士赟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清代王琦所注《李太白全集》,在旧注中最为详备。今人瞿蜕园、朱金城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纠谬补缺,编成《李白集校注》。
陵台 李陵台 lǐ líng tái/tāi1.指汉李陵的墓。
下瓜田 李下瓜田 lǐ xià guā tián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托塔 李托塔 lǐ tuō tǎ1.神话故事人物。即托塔天王李靖。因手托降妖宝塔,故称。
逵负荆 李逵负荆 lǐ kuí fù jīng全名《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剧本。元代康进之作。坏人冒充梁山头领宋江强抢王林之女,李逵信以为真,大闹忠义堂。后弄清真相,李逵向宋江负荆请罪,并下山捉拿坏人。
德才(1903-1982) 李德才(1903-1982) lǐ dé cái (1903-1982)四川扬琴演员。四川成都人。艺名德娃子。自幼从父学唱扬琴,七岁即演出。唱旦脚。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德派”艺术,并创四川扬琴旦脚坐上手的先例。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祭塔》、《香莲闯宫》等。
师师 李师师 lǐ shī shī1.宋代汴京名妓。相传其幼年曾为尼,俗称佛弟子为师,故名。名士周邦彦多与来往。宋徽宗曾微服屡访其居,后入宫封为瀛国夫人,靖康后流落南方。
尔王 李尔王 lǐ ěr wáng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606年。不列颠国王李尔惑于长女、次女的甜言蜜语,皆封以领地,而正直的三女儿却被剥夺继承权。长女、次女得到领地后将李尔赶出国。李尔悲愤癫狂。三女儿救出父王,发兵讨伐姐姐,失败后被俘遇害,李尔得知悲痛而死。
家庄的变迁 李家庄的变迁 lǐ jiā/gū/jie zhuāng de biàn qiān长篇小说。赵树理作。1946年发表。农民张铁锁不堪忍受地主李如珍的压迫到太原当了工人。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他参加了“牺盟会”。七七事变后,张铁锁组织李家庄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同汉奸李如珍坚决斗争。作品情节紧张曲折,富于传奇性。
代桃殭 李代桃殭 lǐ dài táo jiāng1.见"李代桃僵"。
立三(1899-1967) 李立三(1899-1967) lǐ lì sān (1899-196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醴陵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同刘少奇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部长。1930年作为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内和红军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同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年底赴苏联学习。194
飞将 李飞将 lǐ fēi jiāng/jiàng1.指汉名将李广。因其作战勇猛,匈奴称其"汉飞将军"。
之仪(生卒年不详) 李之仪(生卒年不详) lǐ zhī yí(shēng zú/cù nián bù xiáng/yáng)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人,熙宁三年进士。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李家 lǐ jiā/gū/jie1.特指唐皇室。
金发(1900.11.21~1976.12.25) 李金发(1900.11.21~1976.12.25) lǐ jīn fā/fà(1900.11.21~1976.12.25)原名李淑良,笔名金发,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称之为“诗怪”,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1925年初,他应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为《小说月报》、《新女性》撰稿。1927年秋,
玉(约1591-约1671) 李玉(约1591-约1671) lǐ yù (yuē/yāo 1591-yuē/yāo 1671)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副榜举人。作有传奇约四十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笠庵四种曲”,世称“一人永占”)以及《清忠谱》等十八种。还编订了《北词广正谱》。
土鼓 李土鼓 lǐ tǔ gǔ1.宋李巽的别称。
靖(571-649) 李靖(571-649) lǐ jìng (571-649)唐初军事家。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精熟兵法。隋末任马邑郡丞。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率军随李孝恭征服萧铣,得岭南地区,任岭南道抚慰大使。后又助李孝恭镇压辅公祏起义军。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著有《李卫公兵法》,今佚。
诫(?-1110) 李诫(?-1110) lǐ jiè (?-1110)北宋建筑家。字明仲,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曾任主管营缮的将作少监、将作监等职。主持过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等建筑工程。著有《营造法式》(三十四卷),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李赤 lǐ chì1.唐柳宗元撰《李赤传》,谓有江湖浪人名李赤夸其诗类李白,故自号李赤。传说赤为厕鬼所迷,以入厕为升堂,后坠入厕中而死。后用为心性迷惑之典。
益(748~827) 李益(748~827) lǐ yì(748~827)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进士。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后入朝,官至礼部尚书。以写边塞诗著称。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名篇。有《李君虞诗集》。
商隐(812~858) 李商隐(812~858) lǐ shāng yǐn/yìn(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年间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因陷于牛李党争,受人排挤,坎坷终身。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长于七律、七绝,善于用典。有《行次西郊一百韵》、《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等名篇和《李义山诗集》。也工骈文,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李的二字词语

李的三字词语

公佐 陵台 托塔 师师 尔王 飞将 土鼓 膺门 娃传 慧娘 衡奴 益疾 轻车 书楼 八百 可及 自成 膺仙 天王 郭舟

李的四字成语

郭仙舟 太白集 下瓜田 逵负荆 代桃殭 何王 膺门馆 广难封 闻血案 广不侯 斯狗枷 白桃红 郭同船

其他字的组词

冖组词 亇组词 仇组词 忉组词 屹组词 衬组词 鸵组词 著组词 紫组词 鹉组词 薛组词 㼈组词 戃组词 斖组词 纘组词 飌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