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组词

李常见的组词有:李鹏(1928- ),李娃传,李廷珪墨,李广(?-前119),李之仪(生卒年不详),李门,李十郎,李法,李冰,李善兰(1811-1882),李郭仙舟,李谢,李天下,李老,李飞将,李自成,李烈钧(1882-1946),李秀明(1954- ),李香君,李东阳(1447-1516),李梦阳(1473-1530),李岚清(1932- ),李十二,李仪祉(1882-1938),李自成起义,李默然(1927-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李白(701~762),李郭舟,李可及

词语 解释
鹏(1928- ) 李鹏(1928- ) lǐ péng (192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四川成都人。1941年入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赴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曾任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1954年回国。历任北京电业管理局局长、电力工业部部长、国家体改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8年起任国务院总理。
娃传 李娃传 lǐ wá chuán/zhuàn传奇小说。唐代白行简作。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
廷珪墨 李廷珪墨 lǐ tíng guī mò1.南唐李廷珪父子所制之墨。李廷珪本姓奚,自易水迁居歙县,赐姓李。其墨取黄山松烟,制造精良,坚如玉,纹如犀,自宋以来推为第一。
广(?-前119) 李广(?-前119) lǐ guǎng/ān (?-qián 119)西汉大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武艺高超,善骑射。长期镇守北方边防,先后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用兵神速,作战勇敢,匈奴人称他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因迷失路途受指责而自杀。
之仪(生卒年不详) 李之仪(生卒年不详) lǐ zhī yí(shēng zú/cù nián bù xiáng/yáng)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人,熙宁三年进士。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李门 lǐ mén1.见"李膺门"。
十郎 李十郎 lǐ shí láng/làng1.清戏曲家李渔的别称。
李法 lǐ fǎ1.上古关于征伐刑戮之事的书。李,通"理"。 2.泛指法律。
李冰 lǐ bīng1. 中国战国时水利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善兰(1811-1882) 李善兰(1811-1882) lǐ shàn lán (1811-1882)清代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北京同文馆首任算学总教习。在数学方面,得出有关级数求和的多种恒等式;创造尖锥求积术,用以探究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最早把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引进中国。主要著作汇刻成《则古昔斋算学》二十四卷。此外,和西人共译自然科学著作多种,其中《谈天》正确介绍了哥白尼学说。
郭仙舟 李郭仙舟 lǐ guō xiān zhōu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李谢 lǐ xiè1.唐李白与南朝齐谢朓的并称。
天下 李天下 lǐ tiān xià1.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取的艺名。
李老 lǐ lǎo1.指老子。
飞将 李飞将 lǐ fēi jiāng/jiàng1.指汉名将李广。因其作战勇猛,匈奴称其"汉飞将军"。
自成 李自成 lǐ zì chéng①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兵败后出家为僧。②长篇小说。姚雪垠作。先后于1963年、1976年、1981年出版。
烈钧(1882-1946) 李烈钧(1882-1946) lǐ liè jūn (1882-1946)江西武宁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武昌起义后,在九江策动新军起义,任江西都督。1913年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政府委员。
秀明(1954- ) 李秀明(1954- ) lǐ xiù míng (1954- )电影演员。河北大城人。女。197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主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秋瑾》等。
香君 李香君 lǐ xiāng jūn1.明末金陵歌妓。清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中的人物。
东阳(1447-1516) 李东阳(1447-1516) lǐ dōng yáng (1447-1516)明代诗人。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诗风清丽典雅。有《怀麓堂集》。
梦阳(1473-1530) 李梦阳(1473-1530) lǐ mèng yáng (1473-1530)明代文学家。字天赐、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弘治年间进士。在户部郎中任上,因弹劾宦官刘瑾,下狱免职。刘瑾死后复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提倡复古,反对台阁体诗风的空泛无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有《空同集》。
岚清(1932- ) 李岚清(1932- ) lǐ lán qīng (193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江苏镇江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复旦大学。1983年后历任天津市副市长,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97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十二 李十二 lǐ shí èr1.唐诗人李白的别称。唐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唐贾至有《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诗。
仪祉(1882-1938) 李仪祉(1882-1938) lǐ yí zhǐ (1882-1938)水利学家。原名协,字宜之,后改名仪祉,陕西蒲城人。留学德国。历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首任会长,后又任历届会长,直至去世。对黄、淮、海流域的治理多有创见。对黄河主张上、中、下游综合治理。著有《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水功学》等。
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 lǐ zì chéng qǐ yì明末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革命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但李自成余部仍继续长期坚持抗清斗争。
默然(1927- ) 李默然(1927- ) lǐ mò rán (1927- )电影演员。原名绍诚,黑龙江阿城人。曾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院长。1962年从影,曾主演《甲午风云》、《兵临城下》、《花园街5号》等影片。
长之(1910.10.30~1978.12.13)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 lǐ cháng/zhǎng zhī(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书,产生影响。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
白(701~762) 李白(701~762) lǐ bái(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郭舟 李郭舟 lǐ guō zhōu1.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
可及 李可及 lǐ kě/kè jí唐代艺人。唐懿宗时为宫廷伶官。擅演参军戏。通音律,能啭喉唱新声曲,音辞曲折,称为“拍弹”,流行民间。编有大型舞蹈节目《叹百年队舞》、《菩萨蛮队舞》等。

李的二字词语

李的三字词语

娃传 十郎 天下 飞将 自成 香君 十二 郭舟 可及 益疾 陵台 尔王 佛子 鸦儿 后主 伯元 书楼 师师 土鼓 铁拐 托塔 天王

李的四字成语

廷珪墨 郭仙舟 白桃红 诗谢赋 下瓜田 斯狗枷 郭同船 膺门馆 郭同舟 太白集 广难封 闻血案

其他字的组词

了组词 云组词 囚组词 老组词 扶组词 柜组词 郭组词 摇组词 劙组词 虇组词 靃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