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奴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衡奴的简介:
lǐ héng nú
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 AI解释
关于“李衡奴”这一词语,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见的中文词汇。因此,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个词是否为某特定语境、方言或者笔误所用,或者是否有特殊的含义。
不过,“李衡”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字允仲,为汉朝宗室之后,曾做过益州刺史等官职。“奴”一般指仆人或奴隶,在此可能没有特定的语境意义。
若“李衡奴”指的是某位名叫李衡的人的奴仆,则需要更多背景信息才能准确解释和造句。如果是其他含义,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便给出更加精准的回答。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先以一个假设性的方式来尝试解释这个词,并创建五个相关的句子:
- 假设“李衡奴”指的是名叫李衡的奴隶或仆人。
- 李衡奴是一个非常勤奋和聪明的人。
- 虽然他被称作‘奴’,但他的智慧和才能帮助了他的主人解决了许多问题。
以下是五个造句:
- “尽管李衡奴只是个卑微的仆人,但他对种植柚子树有着非凡的理解。”
- 李衡奴不仅负责田间劳作,还管理着果园中所有的树木。
- 在一次洪水后,李衡奴想出了一个有效的排水方案,帮助了所有种植园的恢复。
- 他用智慧和辛勤工作赢得了家人的尊重,并最终被解放成为自由人。
- “他就是李衡奴,”主人说,“虽然名字里有‘奴’字,但他其实是这个庄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假设而创建的,如果实际语境不同,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衡
héng
1 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鉴(衡镜)。2 称量:~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情度理。4 平,对等:平~。均~。5 指北斗星:~汉(北斗星和银河)。6 古同“横”,纵横。
奴
nú
1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2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3 使人甘受奴役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