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1926-1997)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翰祥(1926-1997)的简介:
lǐ hàn xiáng (1926-1997)
电影导演。辽宁锦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在香港从影。执导的《貂蝉》、《江山美人》、《后门》、《大军阀》,均获亚洲影展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施》、《缇萦》、《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均获金马奖;《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获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电影导演。辽宁锦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在香港从影。执导的《貂蝉》、《江山美人》、《后门》、《大军阀》,均获亚洲影展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施》、《缇萦》、《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均获金马奖;《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获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 AI解释
《李翰祥(1926-1997)》这一词条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人物——李翰祥先生。他是一位知名导演、制片人,也是香港新浪潮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华语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详细解释
李翰祥:李翰祥(1926年5月7日-1997年8月30日),生于江苏南京,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电影导演、制片人之一。他早年师从于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后留学英国学习戏剧和电影制作技术。
李翰祥在电影界的职业生涯长达五十余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历史题材的深刻挖掘而著称。他的作品广泛涵盖了古装片、现代剧等多样化的类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东方绮丽情”系列(也称为“金碧辉煌”系列),包括《江山美人》、《杨贵妃》等影片,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内地广受欢迎,在海外华人社区也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除了作为导演和制片人的身份外,李翰祥还是一个文化商人。他通过电影作品宣传中华文化,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李翰祥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香港国宝级导演”。
造句
- 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以宏大的场景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 在80年代初,李翰祥的作品《杨贵妃》成为了当时电影市场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 李翰祥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导演,也是促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 作为“东方绮丽情”系列的创作者,李翰祥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怀念着这位在电影艺术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李翰祥先生。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