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的组词

台常见的组词有:台教,台吏,台照,台门,台阁体,台秤,台相,台室,台湾暖流,台讳,台骀,台评,台北市,台吉,台坊,台光,台球,台阶平,台盘,台官,台兵,台桑,台令,台堡,台词,台槐,台座,台符,台宰,台任

词语 解释
台教 tái/tāi jiào/jiāo1.指天台宗。
台吏 tái/tāi lì1.古指中央政府机构的属官。
台照 tái/tāi zhào1.请对方鉴察的敬语。多用于书信。
台门 tái/tāi mén1.高贵的门第。
阁体 台阁体 tái/tāi gé tǐ/tī/bèn明初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流行于永乐、成化年间。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时称“三杨”。因他们是官居宰辅的“台阁重臣”,故称“台阁体”。内容多歌功颂德,宣扬封建道德,一味追求形式的典雅工丽,风格华靡萎弱。
台秤 tái/tāi chèng1. 一种带有平台的称重机械,物体置于其平台上称重。
台相 tái/tāi xiāng/xiàng1.宰相之位。
台室 tái/tāi shì1.指王公重臣之位。
湾暖流 台湾暖流 tái/tāi wān nuǎn liú黑潮的分支。黑潮经台湾岛与琉球群岛之间分流北上,进入福建、浙江海域,成为台湾暖流。
台讳 tái/tāi huì1.敬辞。旧时用于询问人名字。
台骀 tái/tāi tái/dài1.相传上古金天氏少皞的后代昧﹐生允格﹑台骀。台骀承袭祖业﹐为水官之长﹐疏通汾洮二水﹐帝颛顼嘉其功﹐封之于汾川﹐后世遂以为汾水之神。见《左传.昭公元年》。汉王充《论衡.别通》作"台台"。
台评 tái/tāi píng1.御史台的弹劾。 2.指御史台的官职。
北市 台北市 tái/tāi běi/bèi shì台湾省省会。在台湾省本岛北部、纵贯铁路线上,淡水河与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汇流处。1945年设市。人口265.4万(1989年)。工商业发达,与市郊卫星城镇为台湾省北部最大的工业集中区。名胜古迹有阳明山、北投温泉、龙山寺、圆山动物园、指南宫、台湾博物馆、中山博物院等。有台湾大学等高等学校。
台吉 tái/tāi jí1.旧时蒙古王公的爵位名号。后亦用作军衔和行政区长官的称号。
台坊 tái/tāi fāng/fáng1.泛指宫廷内大小官署。
台光 tái/tāi guāng1.三台星光。亦以喻宰辅之位。 2.为邀请他人赴会的敬辞。
台球 tái/tāi qiú室内球类游戏。按使用的台盘和球的不同,可分落袋台球、彩色台球和四球台球三种。比赛规则和计分方法各不相同。前两种以击球落袋为主要得分方法。四球台球以击双球为唯一得分法。落袋台球和四球台球均以先达约定分数者为胜,而彩色台球以台盘上全部红球和彩色球被送入袋内后,再以各方所得分数多少定胜负。
阶平 台阶平 tái/tāi jiē píng1.三台星共六星,每台二星,成三阶。古人以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因以"台阶平"指天下太平。
台盘 tái/tāi pán1.桌面上。比喻公开的场合。
台官 tái/tāi guān1.汉时尚书台长官的统称。 2.唐宋御史台长官的统称。 3.泛指朝廷公卿。
台兵 tái/tāi bīng1.古代指由代表中央政府的行台派出的军队。
台桑 tái/tāi sāng1.地名。传说禹娶涂山氏之女处。
台令 tái/tāi líng/lǐng/lìng1.即陵台令。唐代掌陵寝之官。 2.御史台的规章。
台堡 tái/tāi bǎo/bǔ/pù1.军事上用于警戒防守的建筑物。
台词 tái/tāi cí戏剧名词。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台槐 tái/tāi huái1.即三公。古以三台星象征三公,周在外朝种槐树,以定三公之位,后因以"台槐"称宰辅之位。
台座 tái/tāi zuò1.亦作"台坐"。指宰相之位。 2.旧时称呼对方的敬辞。
台符 tái/tāi fú1.《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唐颜师古注:"孟康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
台宰 tái/tāi zǎi1.宰相的高位。
台任 tái/tāi rèn/rén1.三公之任。

台的二字词语

台的三字词语

阁体 北市 阶平 湾省 中市 柱子 遣使

台的四字成语

湾暖流 阁生风 湾山脉

其他字的组词

井组词 仅组词 它组词 宣组词 啥组词 腐组词 毅组词 毊组词 鿛组词 靈组词 䮿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