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韩柳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杜韩柳的简介:
lǐ dù hán liǔ
1.唐文学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人的并称。
1.唐文学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人的并称。
- AI解释
《李杜韩柳》中的“李”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杜”指的是杜甫,他们二人并称“李杜”,是唐朝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韩”指的是韩愈,他和柳宗元倡导了古文运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柳”指的是柳宗元,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详细解释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以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著称。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诗圣”,其作品深沉、忧国忧民,富有社会现实意义。
-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他的文学主张强调恢复先秦两汉文章的本质,反对浮华虚伪的骈体文风。
- 柳宗元(773年-819年):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和诗人。他被贬谪到柳州后,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诗歌。
造句
- “李杜韩柳,皆为中国古代文学之瑰宝,后世学者无不以之为研究对象。”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春望》,都是《李杜韩柳》中不朽的经典之作。”
- “韩愈的《师说》深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尊师重道的思想,是《李杜韩柳》中的宝贵财富。”
-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作清新脱俗,《小石潭记》更是其中之佼佼者。”
- “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李杜韩柳’这四位巨匠的名字。”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李杜韩柳》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杜
dù
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韩
há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3 姓。
柳
liǔ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