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的组词
京常见的组词有:京沚,京洛,京辇,京圻,京解之才,京仓大使,京戏,京剧,京闱,京报人,京报连登黄甲,京花子,京辅,京员,京沪铁路,京坻,京相,京江,京阙,京枣,京都八景,京哈铁路,京挺,京关,京广铁路,京都十景,京学,京坊,京承铁路,京样
词语 | 解释 |
---|---|
京沚 | 京沚 jīng zhǐ1.高洲。 |
京洛 | 京洛 jīng luò1.亦作"京雒"。 2.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3.泛指国都。 |
京辇 | 京辇 jīng niǎn1.指国都。 |
京圻 | 京圻 jīng qí/yín1.犹京畿。 |
京解之才 | 京解之才 jīng jiě zhī cái京解:科举时代的进士和举人。旧指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 |
京仓大使 | 京仓大使 jīng cāng dà/dài/tài shǐ1. 主管首都粮食储备的官员。如:官京仓大使。——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京戏 | 京戏 jīng xì/hū京剧。 |
京剧 | 京剧 jīng jù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 |
京闱 | 京闱 jīng wéi1.谓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
京报人 | 京报人 jīng bào rén1.谓从京城来的向科举中试或升官者报喜的人。 |
京报连登黄甲 | 京报连登黄甲 jīng bào lián dēng huáng jiǎ1.科举考试录取喜报上的套语。意谓会试﹑殿试连捷的喜报就要送到。因殿试榜文写在黄纸上,故称黄甲。 |
京花子 | 京花子 jīng huā zǐ1.指京城的地痞流氓。 2.犹京报人。 |
京辅 | 京辅 jīng fǔ1.国都及其附近地区。 |
京员 | 京员 jīng yuán1.即京官。 |
京沪铁路 | 京沪铁路 jīng hù tiě lù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无锡、苏州到上海。途经津、冀、鲁、皖、苏等省市。长1460千米。由京哈铁路京津(西站)段、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联接而成。已建成复线。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客货运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
京坻 | 京坻 jīng dǐ/chí1.《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谓谷米堆积如山。后因以"京坻"形容丰收。 |
京相 | 京相 jīng xiāng/xiàng1.复姓。晋有京相璠。着《春秋土地名》三卷。见《新唐书.艺文志一》。 |
京江 | 京江 jīng jiāng1.指长江流经今江苏镇江市北的一段。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 |
京阙 | 京阙 jīng què/quē1.指皇宫。亦借指京城。 |
京枣 | 京枣 jīng zǎo1.大枣。 |
京都八景 | 京都八景 jīng dū/dōu bā jǐng1.指北京的八大名胜:蓟门烟树﹑金台夕照﹑太液晴波﹑琼岛春阴﹑玉泉垂虹﹑西山霁雪﹑卢沟晓月﹑居庸叠翠。亦称"燕京八景"。或合"南囿秋风"﹑"东郊时雨"而为"京都十景"。 |
京哈铁路 | 京哈铁路 jīng hā tiě lù从北京经天津、河北秦皇岛、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到黑龙江哈尔滨。全长1388千米。其中北京至沈阳段也称京沈铁路,沈阳至哈尔滨段与哈大铁路并轨。是联接东北铁路网和关内铁路网的最主要通道,中国客货运最为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
京挺 | 京挺 jīng tǐng1.茶名。 |
京关 | 京关 jīng guān1.京都。 |
京广铁路 | 京广铁路 jīng guǎng tiě lù从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到广州。途经冀、豫、鄂、湘、粤五省。长2302千米。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原京汉、粤汉两铁路接轨后改今名。已建成复线。郑州-武汉段和衡阳-广州段已实现电气化。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全国铁路网的纵轴,客货运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
京都十景 | 京都十景 jīng dū/dōu shí jǐng1.见"京都八景"。 |
京学 | 京学 jīng xué1.京师的太学。 |
京坊 | 京坊 jīng fāng/fáng1.京城的里巷。 |
京承铁路 | 京承铁路 jīng chéng tiě lù从北京到河北承德。长286千米。1959年筑成。东接锦承线至辽宁锦州,与东北地区铁路网连接。为京哈铁路的辅助运输线。 |
京样 | 京样 jīng yàng1.华美;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