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式大帽的拼音、解释、组词

京式大帽的简介:

jīng shì dà/dài/tài mào
1.清末京官所戴的一种窄檐儿的礼帽。

  • AI解释

京式大帽》,从字面来看,它可能是指一种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帽子。在古代和近代中国的文化中,“京”通常指的是京城或帝都,而“大帽”则可能指一种较大的、有特殊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的设计、材质等可能会反映北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特色。

不过,由于该词较为具体和不常见,在正式的历史文献或者资料里并没有明确的具体定义,这里更多的是基于推测进行解释。通常来说,“京式大帽”的描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与造型:可能是宽边、圆顶的设计,象征着京城的庄严和大气。
  2. 材料选择:可能使用了当地特有的材质制作,如丝绸、皮革等。
  3. 文化意义:这类帽子可能在特定场合下佩戴,比如庆典或者重要节日。

下面提供五个基于上述推测所创作的句子:

  1. “春节期间,身着传统服装的老北京人头戴京式大帽走在街头巷尾,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2. “在老北京的民俗博物馆里,展出了一顶精致的京式大帽,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3. “这顶京式大帽不仅展示了古代京城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匠人精湛的手艺。”
  4. “尽管现代生活中已较少见到京式大帽的身影,但它依然被保存在一些传统的节日或庆典活动中。”
  5.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资料,进一步了解京式大帽背后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请注意,这些描述是基于推测而进行的创作,并非真实存在的物品或者特定的历史记载。

分词解释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

shì

1 物体外形的样子:~样。样~。2 特定的规格:格~。程~。3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阅兵~。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算~。公~。5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命令~。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mào

1 盖头的东西:~子。草~。凉~。军~。礼~。2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儿。螺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