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音大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京音大鼓的简介:

jīng yīn dà/dài/tài gǔ
1.见"京韵大鼓"。

  • AI解释

京音大鼓》是中国传统曲艺中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以其特有的语言、音乐和表演风格著称。它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这种艺术形式通常由一位表演者手持鼓棒、鼓板进行演唱,并伴有简单的伴奏乐器如四胡等。

京音大鼓的特色在于它的语言纯正且贴近北京方言的发音特点,使得其作品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气息。内容上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及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来吸引听众。

以下是五个使用“京音大鼓”作为背景或元素的造句示例:

  1. 爷爷年轻时就是个京音大鼓迷,他常常在闲暇之余哼唱几段经典曲目。
  2. 在那个文化娱乐相对匮乏的时代,京音大鼓成为了人们消遣和放松的一种重要方式。
  3. 为了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这次的演出特别邀请了擅长京音大鼓的艺人进行现场表演。
  4. 小明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能够用京音大鼓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5. 这次的文化周活动中,特设了一个京音大鼓专区,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聆听。

这些句子旨在展现京音大鼓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分词解释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

yīn

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色。~量。~区。~韵。~像。~容(声音、容貌)。弦外之~。2 信息,消息:~信。佳~。~讯。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