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的组词

司常见的组词有:司政,司训,司法机关,司词,司成,司宾,司译,司隶,司账,司钻,司马牛之忧,司吏,司南,司契,司命,司马中,司马牛之叹,司应,司物,司败,司史,司诡,司阙,司配令,司马竹,司言,司令部,司啬,司卫,司柁

词语 解释
司政 sī zhèng1.掌管政事的人。
司训 sī xùn1.明清时县学教谕的别称。明叶盛《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 2.指担任司训之职。
法机关 司法机关 sī fǎ jī guān广义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统称。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司法部(局、科)。公安机关是治安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参加司法工作。狭义专指国家的审判机关,即法院。
司词 sī cí1.介词的宾语。
司成 sī chéng1.谓主管世子品德教育。
司宾 sī bīn1.官名。北周设置。主管对外重大交际礼仪。 2.官名。唐代对鸿胪寺的改称。掌管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参阅《通典.职官八》。 3.官名。唐宫内官,属尚仪局,掌宾客朝见等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4.负责接待宾客。
司译 sī yì1. 早期希伯来会堂中的神职人员,把希伯来经典译成当地口语。
司隶 sī lì/dài1.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司账 sī zhàng1. 旧时负责财务工作的人。
司钻 sī zuān/zuàn1.操纵钻机的工人。
马牛之忧 司马牛之忧 sī mǎ niú zhī yōu司马牛:名耕,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因为没有兄弟而忧愁。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担忧。
司吏 sī lì1.负责办理文书的小吏。
司南 sī nán/nā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3.司南车的省称。 4.犹司晨。
司契 sī qì/qiè/xiè1.掌握契据。 2.掌管法规。 3.谓文词能恰切传情达意。
司命 sī mìng1.星名。文昌的第四星。 2.星名。三台中的上台二星。 3.星名。虚宿北的二星。 4.神名。《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孔颖达疏:"司命者,宫中小神。熊氏云:非天之司命,故祭于宫中。" 5.神名。掌管生命的神。 6.神名。灶神。 7.掌握命运。亦指关系命运者。 8.主管诏令。 9.新莽官名。主管军事。
马中 司马中 sī mǎ zhōng1.汉代皇宫的内门。
马牛之叹 司马牛之叹 sī mǎ niú zhī tàn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司应 sī yīng/yìng1.相互应和。
司物 sī wù1.保管物件的人。
司败 sī bài1.官名。即司寇。 2.泛指司法机关。
司史 sī shǐ1.主持史书的修撰工作。
司诡 sī guǐ1.见"司危"。
司阙 sī què/quē1.负责纠正过失的官员。
配令 司配令 sī pèi líng/lǐng/lìng1.[英spring]英语弹簧的音译。借指弹子门锁。
马竹 司马竹 sī mǎ zhú1.竹的一种,产于岭南,可制弓。
司言 sī yán1.谓担任中书舍人。唐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
令部 司令部 sī lìng bù1.军队首长实施作战指挥﹑管理训练等工作的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均设有司令部。 2.借指首脑机关,指挥中枢。
司啬 sī sè1.农神名,即后稷。相传尧时后稷始作稼穑,故尊祀后稷为农神。
司卫 sī wèi1.负责保卫。亦指负责保卫的人。
司柁 sī tuó/duò1.见"司舵"。

司的二字词语

司的三字词语

马中 配令 马竹 令部 花女 马门 天监 更卒 职吏 南车 隶章 天台 文郎 公子 号员

司的四字成语

法机关 马青衫 法独立 农仰屋

其他字的组词

䶷组词 凧组词 夳组词 快组词 抄组词 泛组词 统组词 俄组词 倍组词 浦组词 职组词 蜓组词 㼈组词 鷺组词 灎组词 驩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