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的组词

锡常见的组词有:锡土,锡胤,锡羡,锡服,锡奴,锡号,锡类,锡锭,锡伯族,锡引,锡剧,锡儛,锡砚,锡赐,锡杖,锡克人,锡赉,锡纸,锡箔,锡衰,锡匠,锡予,锡锡,锡爵,锡响,锡飞,锡燕,锡蛇,锡金,锡福

词语 解释
锡土 xī tǔ1.赐土封国。
锡胤 xī yìn1.赐姓。
锡羡 xī xiàn1.谓神明多多赐福。常用于祈求子嗣。
锡服 xī fú/fù1.赐予紫服。
锡奴 xī nú1.即锡夫人。
锡号 xī hào/háo1.赐予封号。
锡类 xī lèi1.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类﹐善也。"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谓以善施及众人。 2.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类﹐善也。"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同僚﹐朋辈。
锡锭 xī dìng1. 浇铸成锭块的商品锡,经过部分精炼,但还含有少量不同杂质(如铜、铅、铁或砷);块锡;与锡板不同的固态锡。
伯族 锡伯族 xī bó/bǎi/bà zú分布于新疆、辽宁、吉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7.3万人(1990年)。用锡伯语,有文字。部分人通维吾尔、汉、满语文。信萨满教、藏传佛教。传统节日有四一八节等。主要从事农业。
锡引 xī yǐn1.古代发给商人贩卖锡的凭证。
锡剧 xī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起源于曲艺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辛亥革命前后发展为戏曲。曾名“常锡文戏”,1952年改今称。主要曲调有簧调、大陆调、铃铃调等。剧目有《珍珠塔》、《双推磨》、《红色的种子》等。
锡儛 xī wǔ1.即干舞。武舞的一种。舞者手执朱干﹐干背饰锡﹐故称。
锡砚 xī yàn1.锡制的砚台。
锡赐 xī cì1.赏赐。
锡杖 xī zhàng1.僧人所持的禅杖。其制﹕杖头有一铁卷﹐中段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梵名隙弃罗(Khakkhara)﹐取锡锡作声为义。
克人 锡克人 xī kè rén旁遮普人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约1500万人(1985年)。讲旁遮普语。信锡克教。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放牧业。
锡赉 xī lài1.赏赐。 2.指赏赐之物。
锡纸 xī zhǐ1.包装卷烟等所用的金属纸﹐多为银白色。
锡箔 xī bó1.上面涂着一层薄锡的纸。迷信的人多用来叠成或糊成元宝形﹐焚化给鬼神。 2.锡纸。
锡衰 xī shuāi/cuī1.细麻布所制的丧服。锡﹐通"緆"。
锡匠 xī jiàng1.从事马口铁加工的工人。2.制造锡的器皿或容器的工人。
锡予 xī yú/yǔ1.亦作"锡与"。 2.赐给。 3.指赐给的财物。
锡锡 xī xī1.象声词。形容金属碰撞或拨弦乐器演奏时的声响。
锡爵 xī jué1.赐酒。 2.赐予爵位。
锡响 xī xiǎng1.锡环振动作响。谓僧人出行。
锡飞 xī fēi1.飞锡。谓僧人出行。
锡燕 xī yàn/yān1.赐宴。
锡蛇 xī shé1.银蛇的别名。中医用为解毒药。
锡金 xī jīn南亚内陆国。在喜马拉雅山麓,北邻中国。面积7100平方千米。人口40.55万(1991年)。首都甘托克。主要从事农业。1975年为印度吞并。
锡福 xī fú1.赐福。

锡的二字词语

锡的三字词语

伯族 克人 克教 夫人 荡锣

锡的四字成语

衮封圭

其他字的组词

乁组词 幻组词 巿组词 㲺组词 仕组词 尕组词 纤组词 还组词 址组词 床组词 驻组词 相组词 咪组词 圃组词 袒组词 缔组词 楞组词 曙组词 戄组词 蠳组词 䪉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