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的拼音、解释、组词

司寇的简介:

sī kòu
古代官名。管理刑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周礼》秋官有大司寇,为六卿之一,掌理刑狱。后世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称为「少司寇」。

2. 一种刑罚。将罪犯发往边疆,以防御外寇。《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帝乃悟,减腾死罪一等,余皆司寇。」

3. 复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司寇惠子。

司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负责司法事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司寇》所承担的具体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

司寇的基本含义

  1. 古代官职:最早出现于西周时代,为六卿之一(六卿还包括太史、司马、司空、司士、司徒),掌管刑罚之事。
  2. 职责范围:不仅包括司法判决,还涉及到刑法制定与实施等事务。后世不同朝代其职能有所变化。

造句

  1. 古时候,每当百姓遇到不公,便会向司寇请求帮助,以求得到公正的裁决。
  2. 在古代中国,担任司寇一职的人通常需要具备深厚的历史和法律知识。
  3. 虽然在秦朝以后,司寇的职能有所调整,但它在中国历史上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 司寇不仅代表着司法的公正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秩序的一种维护与追求。
  5.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司寇这一官职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这些造句旨在体现《司寇》一词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职能变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

kòu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贼~。2 侵略者来侵犯:~边。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