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的组词

宣常见的组词有:宣节,宣绩,宣慰司,宣和殿,宣问,宣烈,宣威,宣坐,宣政,宣鬯,宣政门,宣明,宣疏,宣葬,宣牌,宣扬,宣和,宣源,宣名,宣医,宣底,宣考,宣省,宣慰使,宣骄,宣付,宣情,宣政院,宣传弹,宣究

词语 解释
宣节 xuān jié1.谓宣泄与停蓄。
宣绩 xuān jì1.谓建树功绩。
慰司 宣慰司 xuān wèi sī1.元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
和殿 宣和殿 xuān hé/hè/huó/huò/hú diàn1.宋宫殿名。
宣问 xuān wèn1.帝王后妃向臣下发问。 2.犹安慰。
宣烈 xuān liè1.南朝宋舞名。
宣威 xuān wēi1.宣扬威力。
宣坐 xuān zuò1.皇帝赐臣子坐,称为"宣坐"。
宣政 xuān zhèng1.宣扬政教。 2.唐长安宫殿名。在大明宫内,凡隆重仪式,多于此举行。 3.宋徽宗年号政和﹑宣和的并称。亦借指宋徽宗。
宣鬯 xuān chàng1.宣畅。鬯,通"畅"。
政门 宣政门 xuān zhèng mén1.唐代宫门名。在宣政殿之前。
宣明 xuān míng1.公开表明,毫无隐瞒。 2.显明,毫无遮蔽。 3.谓使显明。 4.宣扬,显扬。 5.宫殿名。西汉时宣明殿在长安未央宫东,见《三辅黄图》卷三。东汉时洛阳亦建有宣明殿。 6.里名。
宣疏 xuān shū1.诵读祝祷文。
宣葬 xuān zàng1.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
宣牌 xuān pái1.宋代,诸王﹑节度﹑观察使﹑州府﹑军﹑监﹑县印,皆有铜牌,谓之"宣牌"。由朝廷授给,以证明官职身份。元代略同。 2.即檄牌。宋代用于速递文书,以为凭证。
宣扬 xuān yáng1.广泛传布;传扬。 2.谓张扬于外。 3.对众讲解﹑说明。 4.高声念诵。
宣和 xuān hé/hè/huó/huò/hú1.疏通调和。 2.借称宋徽宗赵佶。宣和为其年号。
宣源 xuān yuán1.宣示源头。
宣名 xuān míng1.高声报出姓名。
宣医 xuān yī1.皇帝宣旨派遣的医生。
宣底 xuān dǐ/de1.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
宣考 xuān kǎo1.普遍推求。
宣省 xuān shěng/xǐng1.遍察;巡视。
慰使 宣慰使 xuān wèi shǐ1.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平淄青节度留后李师道,分其地为三镇,以杨于陵充淄青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于陵传》。元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宣慰司"。
宣骄 xuān jiāo1.骄奢。
宣付 xuān fù1.宋元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 2.明令交付。
宣情 xuān qíng1.发抒情感。
政院 宣政院 xuān zhèng yuàn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1264年始设,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下属各官及所辖地区各级官吏,僧俗都可充任,掌军事民政。
传弹 宣传弹 xuān chuán/zhuàn dàn/tán1.用来散发宣传品的一种炮弹或炸弹,以火炮发射或飞机投掷,弹体被抛射到目标上空时,即自动裂开,撒出宣传品。
宣究 xuān jiū1.完备;详尽。 2.穷尽。谓深入推求。 3.泛指推求研究。

宣的二字词语

广 使

宣的三字词语

慰司 和殿 政门 慰使 政院 传弹 和体 尉司 明王 统帝 抚使 教师 议郎

宣的四字成语

之使言 杭铁路

其他字的组词

五组词 壬组词 训组词 讫组词 ⽨组词 阴组词 李组词 易组词 凯组词 省组词 洲组词 烫组词 捂组词 赊组词 装组词 缤组词 磨组词 鑠组词 鸛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