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遣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台遣使的简介:
tái/tāi qiǎn shǐ
1.指朝廷使臣。
1.指朝廷使臣。
- AI解释
《台遣使》通常指的是“台湾派遣使者”的意思,其中,“台”在此语境中指代的是台湾地区;“遣使”是指派遣使者或使节。这个词语常见于历史记载或者现代政治话语中,特别是在讨论两岸关系时。
详细解释:
- 背景:在历史上,尤其是中国封建时代,各个省份和地区为了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经常派遣官员或代表前往对方地区进行访问、交换信息等事务。这种行为被称为“遣使”。
- 现代意义:在现代语境中,“台遣使”更多地被用来指两岸之间台湾方面所采取的外交或民间往来行动,强调的是台湾与大陆或其他国家之间的官方或非官方交往。
造句:
- 台湾当局决定派遣经济代表团访问北京,以期推动两岸经贸交流。
- 在《台遣使》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古代中国地方间的友好互动与合作。
- 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方面频繁派遣文化使者前往大陆进行艺术展览与文化交流活动。
- 为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台遣使》成为了加强两岸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
- 在国际会议上,台湾代表以“台遣使”的身份参与讨论,展示了其作为重要参与者的一面。
分词解释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遣
qiǎn
1 派,送,打发:派~。~送。差(chāi)~。调(diào)~。~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散(sàn)。~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2 排解,发泄:~闷。消~。~兴(xìng)。~怀。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