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的组词
昆常见的组词有:昆明池,昆阳之战,昆仑舶,昆灵之池,昆山曲,昆仑黄,昆和麦,昆侖丘,昆阍,昆士兰,昆岭,昆明劫灰,昆味,昆奴,昆阆,昆蚑,昆虫学,昆虫激素,昆炎,昆山,昆邓,昆虫,昆山调,昆体,昆媦,昆仑奴,昆苗,昆鸡,昆仑儿,昆蹏
词语 | 解释 |
---|---|
昆明池 | 昆明池 kūn míng chí1.湖沼名。汉武帝元狩三年于长安西南郊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宋以后湮没。《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春﹞发谪吏穿昆明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后亦以泛指帝京附近的湖沼。 2.湖沼名。即今云南省滇池。 3.湖沼名。指北京市颐和园中的昆明湖。 |
昆阳之战 | 昆阳之战 kūn yáng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3年,王莽派王寻等率军四十二万围攻昆阳(今河南叶县)绿林起义军,王凤等率起义军八九千人抵抗,并派刘秀等突围求援。各地起义军进援昆阳,刘秀率三千精兵突击敌军中坚,杀死王寻,在城内守军与外围援军夹击下,王莽主力被歼。 |
昆仑舶 | 昆仑舶 kūn lún bó1.古代南海诸国的商船。 |
昆灵之池 | 昆灵之池 kūn líng zhī chí1.即昆明池。 |
昆山曲 | 昆山曲 kūn shān qū/qǔ1.见"昆曲"。 |
昆仑黄 | 昆仑黄 kūn lún huáng1.矿物名。雌黄的一种。 |
昆和麦 | 昆和麦 kūn hé/hè/huó/huò/hú mài1.传说背明国所产的一种麦。 |
昆侖丘 | 昆侖丘 kūn lún qiū1.见"昆仑丘"。 |
昆阍 | 昆阍 kūn hūn1.传说古时七圣之一。 |
昆士兰 | 昆士兰 kūn shì lán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州。面积172万平方千米。人口293.9万(1991年)。首府布里斯班。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大自流盆地。热带气候。畜牧业发达。沿海盛产甘蔗等。有大堡礁等著名旅游地。 |
昆岭 | 昆岭 kūn lǐng/líng1.即昆仑山。 |
昆明劫灰 | 昆明劫灰 kūn míng jié huī1.见"昆明灰"。 |
昆味 | 昆味 kūn wèi1.茄子的别称。 |
昆奴 | 昆奴 kūn nú1.见"昆仑奴"。 |
昆阆 | 昆阆 kūn làng1.指昆仑山上的阆苑,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昆蚑 | 昆蚑 kūn qí1.犹昆虫。蚑,爬行。 |
昆虫学 | 昆虫学 kūn chóng xué1.研究昆虫的生态和形态﹑繁殖和发育,以及昆虫与人类关系等的科学。 |
昆虫激素 | 昆虫激素 kūn chóng jī sù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体表腺体分泌的特殊活性物质。能调节昆虫的基本生命活动。其中,在体内流动的称为“体内激素”,如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通过空气、水或其他媒介在体外流动、与同种昆虫交换或传递信息的,称为“外激素”。 |
昆炎 | 昆炎 kūn yán1.昆火。 |
昆山 | 昆山 kūn shān1.山名。昆仑山的简称。 2.山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 3.县名。今属江苏省。因境内有昆山而得名。 4.指昆腔。 |
昆邓 | 昆邓 kūn dèng1.昆仑山和邓林的并称。 |
昆虫 | 昆虫 kūn chóng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蝗虫、蚜虫等。 |
昆山调 | 昆山调 kūn shān tiáo/diào1.见"昆调"。 |
昆体 | 昆体 kūn tǐ/tī/bèn1.即西昆体。宋初杨亿刘筠等彼此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称他们的诗体为西昆体,简称昆体。 |
昆媦 | 昆媦 kūn wèi1.弟妹。 |
昆仑奴 | 昆仑奴 kūn lún nú1.亦作"昆侖奴"。古代豪门富家以南海国人为奴,称"昆仑奴"。 2.亦省称"昆奴"。特指昆仑奴磨勒。唐裴铏《传奇.昆仑奴》有昆仑奴磨勒,负崔生逾十重垣,与红绡妓相会,并帮助出奔的故事。见《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后因以借指热心助人婚事者。 |
昆苗 | 昆苗 kūn miáo1.后代,后裔。 |
昆鸡 | 昆鸡 kūn jī1.鸟名。 |
昆仑儿 | 昆仑儿 kūn lún ér/er1.同"昆仑奴"。 |
昆蹏 | 昆蹏 kūn dì1.即騉蹄。骏马名。蹏,"蹄"的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