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的组词

昆常见的组词有:昆仑黄,昆调,昆虫纲,昆曲(-qǔ),昆虫学,昆仑觞,昆轴,昆駼,昆党,昆弟,昆媦,昆仑,昆阳之战,昆苗,昆刀,昆仑子,昆冈,昆仑使者,昆邓,昆仑道,昆仲,昆华,昆奴,昆剑,昆山腔,昆丘,昆仑山,昆山调,昆明劫灰,昆府

词语 解释
仑黄 昆仑黄 kūn lún huáng1.矿物名。雌黄的一种。
昆调 kūn tiáo/diào1.亦称"昆山调"。即昆腔。 2.指西昆体。
虫纲 昆虫纲 kūn chóng gāng属节肢动物门。动物界最大的一纲。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一般具复眼一对和单眼三个;胸部三节,有足三对,翅二对。适应性和繁殖力强。约占动物界种数的五分之四。与人类关系密切。
曲(-qǔ) 昆曲(-qǔ) kūn qǔ①流行于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用昆腔演唱。也叫昆剧。 ②昆腔。
虫学 昆虫学 kūn chóng xué1.研究昆虫的生态和形态﹑繁殖和发育,以及昆虫与人类关系等的科学。
仑觞 昆仑觞 kūn lún shāng1.酒名。北魏时以河源水所酿的一种酒。
昆轴 kūn zhóu1.即蜀冈,在江苏省。语本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柂以漕渠,轴以昆岗。"
昆駼 kūn tú1.兽名。即騉駼。
昆党 kūn dǎng1.明末朝官党派之一。其首领顾天峻是昆山县人,故名。同时尚有浙党﹑宣党等。
昆弟 kūn dì/tì/tuí1.兄弟。 2.常以喻亲密友爱。
昆媦 kūn wèi1.弟妹。
昆仑 kūn lún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5."昆仑奴
阳之战 昆阳之战 kūn yáng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3年,王莽派王寻等率军四十二万围攻昆阳(今河南叶县)绿林起义军,王凤等率起义军八九千人抵抗,并派刘秀等突围求援。各地起义军进援昆阳,刘秀率三千精兵突击敌军中坚,杀死王寻,在城内守军与外围援军夹击下,王莽主力被歼。
昆苗 kūn miáo1.后代,后裔。
昆刀 kūn dāo1.即昆吾刀。
仑子 昆仑子 kūn lún zǐ1.刻如人形的器玩。
昆冈 kūn gāng1.即昆仑山。 2.蜀冈的异名。在江苏省江都县西北。为广陵古城所在。
仑使者 昆仑使者 kūn lún shǐ zhě1.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的使者。据《汉武帝内传》载,武帝居承华殿,见一青衣子,自称为西王母所使,自昆仑山来,传命帝服清斋,绝人事,以待西王母来相会晤。
昆邓 kūn dèng1.昆仑山和邓林的并称。
仑道 昆仑道 kūn lún dào1.指汉时汶上明堂的通道。
昆仲 kūn zhòng〈书〉对别人兄弟(xiōngdì)的称呼。
昆华 kūn huá/huà/huā1.昆仑山和华山的并称。
昆奴 kūn nú1.见"昆仑奴"。
昆剑 kūn jiàn1.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剑。
山腔 昆山腔 kūn shān qiāng1.见"昆腔"。
昆丘 kūn qiū1.即昆仑山。
仑山 昆仑山 kūn lún shān1.亦作“崑崙山”。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经新疆西藏之间,通过青海西南到四川西北部,长2500公里,7千米以上高峰有多座。
山调 昆山调 kūn shān tiáo/diào1.见"昆调"。
明劫灰 昆明劫灰 kūn míng jié huī1.见"昆明灰"。
昆府 kūn fǔ1.指神仙所居之地。

昆的二字词语

昆的三字词语

仑黄 虫纲 虫学 仑觞 仑子 仑道 山腔 仑山 山调 仑舶 仑儿 吾锋 明市 士兰 明灰 仑竹 仑墟 明池 吾刀 山曲 仑丘 侖丘 仑奴 仑瓜 明湖 和麦

昆的四字成语

阳之战 仑使者 明劫灰 仑县圃 虫激素 灵之池 冈之火 河铁路 山之玉 山片玉 弟之好 仑山脉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上组词 允组词 ⽃组词 奶组词 坦组词 厦组词 渣组词 腕组词 罪组词 醿组词 䵳组词